IPTV人物志系列——李强
流媒体网| 2016-09-21

   【流媒体网】消息:2005年到2016年,IPTV产业从出生到发展,恍然间已经历了12年,回顾这12年来的发展,有心酸,有坎坷,有泪水,也有成就,IPTV也从当初的政策限制到如今的爆发,这中间经历了无数的磨砺,同时也造就了无数的先驱和先烈。2016年中国IPTV用户规模即将突破一亿大关,成为全球用户最大的区域,IPTV终于迎来了其产业的真正春天。

  12年,一个产业进行了轮回,从弱到强,这中间的变化、变迁、变革,都值得我们记忆、记录。因此在2016年之际,我们推出了这一IPTV人物志的活动,希望能够用我们的笔去记录IPTV发展历程,通过在IPTV发展过程的人物来记录这个时代。

  个人简介

图片1.png

  李强,全球IPTV技术创始人之一, 2001年在硅谷联合创办了“奔流数码”公司并担任CTO,曾经是UT斯达康美国总部的首席科学家和IPTV CTO。现任达闼科技副总经理,主管云端机器人和人工智能平台研发。

  问题1、哪年开始接触IPTV行业,当时具体负责什么?现在有哪些变化?

  李强:从2000年开始酝酿和试验。2001年11月6日,在当时UTStarcom CTO黄晓庆的支持下,和张海荧、丁牛一起成立了RollingStreams Systems (奔流数码),任CTO,正式开始研发IPTV技术和产品。最近几年逐渐转到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方向,现在任达闼科技的技术副总。

  问题2、入行当年有没有设想过IPTV什么时间能够发展起来?

  李强:当时知道IPTV的发展会有很多困难,起步前做了长时间的讨论。技术生态环境不成熟,网络能力有限,硬件成本高,版权问题,主流内容提供商的抵触,传统媒体服务行业的打压,各国关于网络视频服务的法律不健全等等,困难重重。尽管如此,还是觉得网络视频一定会发展起来,不论是IPTV还是其他形式,但至少要3到5年。

  问题3、从事这个行业让您印象最深刻的事情是什么?

  李强:2005年7月1号在日本正式开通软银旗下的IPTV服务,一百万用户的部署规模,65个IDC节点,2000多台服务器,覆盖全日本。这是世界首例大规模全功能的IPTV部署。作为负责整体系统的首席架构师,我当时精神压力很大。尽管有几年的技术积累和小规模试用的经验,这样大规模的商用还是第一次。甚至会做恶梦,系统垮掉,服务器从黑暗的天空上下雨一样的掉下来。好笑的是当时软银的项目负责人比我还紧张,经常半开玩笑的说要给我雇保镖,怕我出事。

  问题4、现在的IPTV是否是您当初所想的那样?对其未来怎么看?

  李强:当初开始做的时候并没有想到IPTV被这么严格的定义,只是认为以后的视频服务系统都是IP-based。现在看确实也是这样。

  问题5、IPTV现在发展的最大瓶颈是什么?是否会被OTT或者其他业务取代?

  李强:瓶颈是不够市场化,内容不够丰富灵活。因为我是搞技术的,IPTV和OTT在我脑子里没有根本区别,区别主要在于商业模式。我认为IPTV的商业模式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不会被取代。

  附:李强博士简历

  从1990年起是硅谷Santa Clara University的终身教授。Santa Clara University创建于1851年,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第一所大学。

  在学术杂志和会议上发表了67篇有关大型并行计算,算法,计算机网络,分布式计算和分布式存储方面的学术论文。吸引了美国国家科学基金(NSF),中国科学院,Apple,intel,HP等硅谷企业的研究基金。

  持有4项美国发明专利并获得1994年Santa Clara University的年度研究奖.

  1990年到2000年作为高级技术顾问为硅谷多家企业提供咨询服务,包括Apple,HP,Creative Designs Solutions,Maxtor,Arkivio,Systran,等等。

  曾担任1996年在斯坦福大学召开的IEEE Hot Interconnect学术会议的大会主席,并连任3届该会议的指导委员会委员,该会议是当时在并行处理技术方面最具前瞻性的学术会议。他同时担任了1996年IEEE Micro杂志的特刊主编。

  1992年创办Local Area Multiprocessor协会,并连任5年该协会主席,协会成员包括Apple, Intel, IBM, HP,JPL,LG, Samsung, 美国宇航局,美国海军航空兵,等等。该协会致力于研发大规模高速CPU和内存的互联网络。其工作成果为今天的计算机高速内存和Infiniband技术打下了基础。

  曾和清华大学合作首先把Storage Area Network (SAN) 技术迎进中国。

  1996年创建了世界第一个图片分享网站 (www.photocritique.net), 在当时的网络和存储技术环境下证实了互联网图片分享的可行性。

  获得了西安交通大学无线电技术的学士学位和美国Florida International University的计算机科学硕士和博士学位。

  流媒体网正在推出一系列IPTV人物志,敬请关注!

  点击http://www.lmtw.com/iptver/index.html,了解更多人物志信息!

责任编辑:赵鑫宇

分享到: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流媒体网”的文章,版权均属流媒体网所有,转载需注明出处。非本站出处的文章为转载,观点供业内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文中图片均来源于网络收集整理,仅供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