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融合千万不要忘记市、县广播电视台
李新民| 广电猎酷| 2015-06-18

  【流媒体网】摘要:新旧媒体融合是一个系统工程,市、县广播电视台是传统广电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打破观念和体制的限制,整体推进传统广电与新媒体的全面融合。


  2014年以来,我国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掀起了新的高潮,中央和大多数省级广播电视台行动加速,融合初见成效,但多数市、县级广播电视台,却难有大的作为,在融合中面临边缘化的危险。

  新旧媒体融合是一个系统工程,市、县广播电视台是传统广电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打破观念和体制的限制,整体推进传统广电与新媒体的全面融合。

  一、市、县广播电视台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市、县广播电视台是党委和政府的喉舌,也是中小城镇特别是广大农村公共服务和市场化服务的重要渠道。在平时,它们是地方面对矛盾多发、文化多元新形势,沟通情况、引导舆论,推进社会健康稳定发展的重要工具,在突发事件和重大自然灾害发生时,是地方发布权威信息和应急救灾的有效手段,在媒体融合中应加强而不能削弱。

  二、市、县广播电视台是中国广电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支撑

  目前,我国共有广播电视播出机构近3000家,播出节目4000余套,其中市、县广电占90%以上,广电从业人员近90万,一大半在市、县。市、县广电播出机构植根于本土,就近服务广大城乡观众,可以为本地观众提供更加及时有效的服务。我国地域广阔,各地生活环境和风土人情差异较大,市、县广播电视节目更有贴近性和针对性。市、县台分布广泛,比中央和省级台更接近新闻现场,长期以来提供了大量一线的鲜活报道,是中央和省级媒体掌控话语权的重要支撑。

  三、市、县广播电视台在媒体融合中面临被边缘化的危险

  媒体融合从根本上讲是强强联合,市、县广电播出机构自身实力弱小,加上政策、体制等限制,使他们在融合的机遇与挑战面前,处于想融合无门、不融合无路的双重困境之中。当前,中国广播电视正处在自诞生以来最大的变革中,市、县广播电视台的生存环境和发展格局也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如何理顺思路、建立适应融合时代要求和信息化发展趋势的体制机制,不仅是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全方位融合的要求,也是媒体融合中,市、县广播电视发展的制度性保障。

  四、组建几大全国性电视台网,推进中国广播电视的融合创新

  四级办电视的体制有功有过,既不能随意否定,也不能长期不变,在媒体竞争和融合时代,又小又散既是中国广电诸多问题的根源所在,又是媒体融合的体制障碍。不打破四级办电视的体制,传统广电最多是融入了脑袋,融不进身子。笔者根据多年地方广电的实践和思考,认为以中央级和若干省级强台为龙头,采取行政推动、自主联合、市场化运营的方式,组建五至七家全国性广播电视台网,构建跨区域的新型广电传媒集团,以契约的方式,在集团台网中通过资源整合,主要时段统一营运,按比例分成,部分时段留给地方等方式,确保宣传,自负盈亏。这样,既优化了资源配置,拓展了市场空间,提高了效率,有利于整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又不改变市、县广播电视台的地方所有,不增加集团台的管理运营负担,可以实现多赢。

责任编辑:lmtwadmin

分享到: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流媒体网”的文章,版权均属流媒体网所有,转载需注明出处。非本站出处的文章为转载,观点供业内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文中图片均来源于网络收集整理,仅供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