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通朱志鹏:TV应用的变与不变
流媒体网| 2014-12-11

  【流媒体网】消息:今天的主题是“TV应用的变与不变”,这个主题说起来可能有一点空泛,但是如果把这个主题放到我们今天这个论坛的大主题下来,它就变得具体了。在监管之中的变局中,体现在用户面前最直接的就是产品本身。

  

 

  有一些变化想跟大家分享:先说一下大环境,我把环境比作智能和非智能交接的时代,每个人都经历了这样的一个过程,我们都经历过诺基亚到苹果时代的变化,以前可以说功能机,主要用来打电话跟发短信,但是现在进入一个大屏的时代,除了电话和短信,也产生出来很多的视频、社交、阅读还有游戏等应用。

  现在正好是IPTV和OTTTV产生变化的时代,之前用户最关注的很显然就是我们的视频还有我们的点播,在OTT时代,除了视频点播应用,我们的平台也产生了类似像互联网、社交、商业等多平台融合等这样的一些功能扩展。

  之前在非智能平台上是比较少做多平台融合,现在通过这样一个智能平台才产生了交互,比如说跟手机还有平板电脑产生一些结合,因此产生了一些传播还有社交的互动需求。在这样的环境下,我们可以看一下用户群体发生了怎么样的变化。之前在非智能平台时代,其用户群体主要是女性用户、中老年人还有儿童,这些用户群的使用习惯构成了非智能平台产品的主要考虑对象,可以说之前很多用户对于视频内容的关注都是从广电这样的内容体系培养起来的。

  过渡到智能平台后,用户群体扩展了中青年这样的用户群,很多家庭中,智能机顶盒的都是由年轻人来引导整个家庭成员,新平台的特性变化就是催生了以年轻用户为基础而产生的使用习惯。说到用户群体,很多从业者也说对此进行了一些数据性的分析,包括,老人喜欢什么内容,家庭主妇喜欢什么内容,小朋友喜欢什么内容。但很多TV应用对应的用户群体实际上是以一个家庭为单位的,在中国人这样的一个家庭环境里面,对于行为互相影响是非常深的,所以我认为如果要做数据分析就不能撇开家庭的因素而仅仅去针对个人做喜好判别。

  

 

  图1

  刚刚谈到智能平台的到来产生了一些新的特性变化,可能之前我们只要针对TV应用做一些便捷的操作,或者是一些新奇的内容推荐就可以了,但是现在多了更多有趣的社交和互动需求在里面。例如图1,从左到右这个就是我们平台的一个变化过程,从之前关注的产品功能到今后的一个需要关注的用户群体平台扩展交互特性,甚至是商业模式的这些思考的变迁。也就是说变化的东西是从产品功能到后期的平台扩展商务模式等,不变的是内容点播和用户体验。

  IPTV用户对内容的依赖性

  

 

  图2

  在现有变局里做一个阐述,IPTV时代用户对内容有非常大的依赖性,我们希望通过对于家庭的一个使用习惯的转变去减少用户对于内容的依赖,但是从实际应用来看,例如我们的幸福健身团产品(图2),很多产品都是把自己的内容罗列到电视机上让用户看,但是最大的问题不是内容的多少,而是如何找到对的内容、合适的内容。所以这个应用里最主要的是体现对于用户的引导,而不是对于视频的呈现,也不是功能的依赖。以前我们希望通过强调功能来提升用户粘性,推荐的内容很少,只有一个视频框,因为我们认为用户运动的习惯是长期而稳定的,比如说打太极或者跳广场舞,当选择了一个合适的运动时,这一段时间是不会变化的。所以产品最初的设定是通过最简单的操作最快速的找到合适自己的内容。但是在后期运营中发现,我们的家庭用户对内容的吸纳是非常被动的,所以你让他主动去找这些内容是比较困难的。

  用户最希望的就是回到家里面躺在沙发上打开他们想要的内容,简单操作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个最好的产品。后期针对这个产品的运营,强化了对内容的推荐和引导,再结合视频点播去衍生很多东西,比如一些健康记录、跟踪、排名等等。在正当变局的当前,内容点播仍是不变的重点,除此之外,多平台的适配会是适应这个变局的基础,路通公司的几个品牌,如卡拉OK,果果乐园,梦想乐园,全部已经完成了非智能平台和智能平台的适配。让用户在平台的变化中产生无缝的体验,让用户在操作过程中不会感觉到困难,真正的中心思想是电视这个窗口,和平台没有关系,如何让用户和这个窗口更好地对话,我想这是一个产品的基石。

  从运营上面来讲,我们主要关注三个方面,一个是用户,一个是场景,一个是平台。通过这三个场景的分析得出运营策略,比如说内容包装、活动策划、产品服务、客户服务等。针对不同的用户群,不同的使用场景,不同平台产生的特性和行为,更精细化地产生运营策略,从而让用户感觉,你更懂得他们的心思。

责任编辑:lmtwadmin

分享到: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流媒体网”的文章,版权均属流媒体网所有,转载需注明出处。非本站出处的文章为转载,观点供业内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文中图片均来源于网络收集整理,仅供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