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新的“统一战线”:解读习近平在文艺座谈会的重要讲话
林起劲| 中广互联| 2014-10-27

  【流媒体网】摘要:各级电视台(特别是卫视台)作为文化阵营和大众文化传媒服务的核心机构,必然要在文化政策的贯彻落实上做到表率作用。文艺创作作为文化工作的重点被提出新的高度,最重要的是文艺创作中思想性、艺术性和市场需求的平衡性。文艺创作既要发挥“正能量”,也要贴近人民大众。这是对包括央视在内的各级电视台及文化相关机构的最大挑战。


 

建立新的“统一战线”

——解读习近平在文艺座谈会的重要讲话

  本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布讲话。习近平强调,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文艺的作用不可替代。在此次讲话中,习近平提出了很多观点与要求。业界非常重视该此次讲话,并将之与延安文艺座谈会相提并论。笔者对此试做解读。

文艺座谈会的宏观政治文化背景

  首先,习近平相关讲话与目前的国内外政治、经济、文化环境是高度相关的。在国际环境方面,从近年来的中日关系、中美关系、南海周边环境等情况,中国在崛起过程中面临着越来越复杂的外部环境,包括一些力图抑制中国发展的势力;这也是国家领导人频频外出访问的原因之一。在国内环境方面,从多次出现的新疆暴力事件,到近期的香港占中事件,以及持续推进的反腐败工作、经济转型工作,以及各条展现的深化改革工作等情况看,执政党及该届政府面临的挑战是艰巨的。在这种情况下,要保持稳定发展的局面,就必须团结各方面力量,建立新的广泛的“统一战线”,共同解决各种核心问题。而文化传媒阵营显然涵括在这一新“统一战线”之内,是占据舆论意识形态阵地的核心力量。这是此次讲话主要的宏观政治背景。

  特别是近十多年来,国家对于互联网采取了相对宽松的监管政策,使得互联网新媒体在人民大众的影响力日益巨大,而传统媒体的影响力日益下降——当然,很大程度上与传统媒体乃至社会整体公信力的下降有关。在这其中,伴随互联网新媒体滋了大量低俗和不健康的内容,以及“娱乐至死”的文化氛围,也出现了一些自由泛滥思潮和过度宣泄个人情绪的情况。对此,习近平指出:低俗不是通俗,欲望不代表希望,单纯感官娱乐不等于精神快乐。事实上,近一年多以来,政府相关部门在内容健康度、版权规范以及视频服务规范(如OTT)等方面一直在加强互联网的监管。可以预见,未来一段时间内,国家将继续加强对互联网内容(特别是内容健康度)的监管,包括互联网相关监管工作的集中性将进一步体现。

  当然,以上论述主要是从占领舆论意识阵地的角度出发。这并不意味着要把文化舆论的监管与文化产业发展对立起来。笔者认为:区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这是文化管理部门多年实践经验总结;这一认识本身就是认可了文化产业本身的存在必然性和必要性。从实际角度考虑,在一个整体开放的环境下,将两者对立、只强调“堵”的工作而不关心“疏导”工作也是不可能持续的。尤其考虑到互联网已经深入融合到人民大众生活之中,成本人民大众生活不可或缺的一方面,对于互联网新媒体的消极影响,除了采取“堵”的策略加强渠道监管之外,更要通过积极向上的文化作品和文化氛围去“疏导”大众情绪。

  对此,习近平指出:一部好的作品,在“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的同时也应该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作品;“最好是既能在思想上、艺术上取得成功,又能在市场上受到欢迎”。所以,推动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均衡发展,两手都要抓;这一根本原则在可预见时间内不会发生改变(除非政治形势发生重大变化)。这是此次讲话在文化发展方面的宏观背景。

文艺创作导向及精神命脉

  文化媒体分为媒介渠道和内容作品两个方面。在此前8月份的相关讲话上,习近平做出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的指示;这实际上从媒介渠道的角度对新形势下文化传媒发展提出要求。而此次文艺座谈会,则是从内容作品的角度对新形势下文化传媒发展提出要求;这两者相辅相成构成。对此,习近平指出,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对包括文艺作品在内的文化产品的质量、品位、风格等的要求也更高了。但目前的文艺创作方面存在着有数量缺质量、 有“高原”缺“高峰”的现象。为此,文艺工作者“必须把创作生产优秀作品作为文艺工作的中心环节”,努力创作生产更多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体现中华文化精神、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有机统一的优秀作品。

  非常值得关注的是,习近平在讲话中指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这应是目前新形势下文艺作品创作的根本原则。习近平在讲话中多次强调和提及“人民”二字(18次),他指出:“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一旦离开人民,文艺就会变成无根的浮萍、无病的呻吟、无魂的躯壳。”笔者认为,这一原则是平衡发展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根本路径,也是我党多年文化发展实践的经验总结。也就是说,新形势下的文化创作并非要求歌功颂德式的作品,或是闭门造车、孤芳自赏式的作品,也不能是“假、大、空”的作品,而是要在维护整体政治稳定、发展传统优秀文化的整体局面下,真正提供人民大众认可和接受乃至喜爱的作品,要让文艺创作者接受人民的检验。只有这样,才能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结合起来发展,并且真正适应当前的开放发展形势。

  对于这个原则,北京子曰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曹雅欣在人民网撰文表示:“高明的文化产业,该如一场高贵的恋爱”,人们在恋爱过程中,如果对心仪对象总是巴结讨好、低声下气、委曲求全、亦步亦趋,这是下下之策,“对于成熟的文化产业来讲,不该是如同娱乐产业引逗追星族大起大落的狂热激情,也不该是如同快餐文化吸引消费者的一时驻足,而是该培养文化受众长久的关注、理性的认同、稳固的信任。”

  在文化作品创作方向上,习近平进一步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从一贯的思想路线来看,在当今世界文化冲突和碰撞的过程中,习近平一直都很重视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为根基坚持民族文化自信心与文化特性并传播自身的声音、自身的观点和。这方面,习近平24日在人民大会堂出席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也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指出,正确对待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明,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和现实文化,是我们必须把握好的一个重大课题。(参考“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推进各种文明交流交融互学互鉴”)。

  笔者认为:优秀的文艺作品,必然有其内在的道德内涵和价值追求,甚至要上升到哲学高度的精神探索。而以儒、释、道为代表的中华民族文化传统,正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与文化传承,有着深厚的哲学内涵。在中华民族经历了一百多年的创伤,包括十年文革浩劫以及几十年的经济改革之后,当我们走上政治改革、文化创新力求实现“伟大复兴”的过程中,必然要重新将我们自身的精神命脉重新发扬光大。

  在电视节目领域,类似《中国好声音》、《我是歌手》、《武林争霸》这样的新型节目,除了形式上的创新外,最重要的是回归艺术真善美的本质追求,同时又不脱离于大众的文化视野与文化认知,因此才受到广泛的认可。而去年的某跳水节目,更多是哗众取宠的“明星身材秀”而非专业技能秀,这一节目在短期内吸引一定注意力的同时,也容易引发各种不良的和低俗的欲望,这种节目与上述导向及精神命脉显然是相背离的,被叫停也是必然的。

对电视台的影响

  各级电视台(特别是卫视台)作为文化阵营和大众文化传媒服务的核心机构,必然要在文化政策的贯彻落实上做到表率作用。在上述政策中,文艺创作作为文化工作的重点被提出新的高度,最重要的是文艺创作中思想性、艺术性和市场需求的平衡性。文艺创作既要发挥“正能量”,也要贴近人民大众。这是对包括央视在内的各级电视台及文化相关机构的最大挑战。

  可以推测,未来一段时间内,各级电视台为了要在新形势下提升节目创作水平和扩大媒体的正向影响力,必然加快推进制播分离,在确保内容健康度的同时加大推进节目的创新性。在与互联网新媒体机构竞争的过程中,各级电视台作为一个传统媒体机构除了要继续推进媒体融合实践,也必须发挥自身内容制作方面的影响力优势,要基于拳头性节目内容来扩大其正向影响力。

  从长期看,文艺创作要依靠一大批优秀文化队伍。而优秀文艺创作人才的培养需要长期的磨合和培养。对电视台来说,除了加强与外部合作伙伴的战略合作外,还需要在人才培养、使用和扶持的长效机制上进行更多机制创新——内部制作队伍的建设与直播分离本身并没有直接矛盾。

  另外,央视及省级电视台在发展新媒体(或者推进媒体融合发展)过程中,特别是在与外部机构的合作过程中,要继续加强其播控平台所承担的内容监管管理工作,加强内容健康度和内容版权的监督管理工作。

责任编辑:lmtwadmin

分享到: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流媒体网”的文章,版权均属流媒体网所有,转载需注明出处。非本站出处的文章为转载,观点供业内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文中图片均来源于网络收集整理,仅供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