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4日,由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主办的电视剧《北上》研讨会在京举行。中央宣传部文艺局、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电视剧司、广播电视规划院、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影视剧纪录片中心、江苏省委宣传部,江苏省广播电视局、江苏文化投资管理集团等单位负责同志和相关专家、原著作者、主创团队代表等参加会议。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秘书长易凯主持会议。
会上,国家广电总局电视剧司副司长朱正文、江苏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徐宁、江苏省广电局副局长吴以桥对《北上》的匠心创作和播出效果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该剧从思想性、艺术性等方面提供了理解传统与现代的坐标系,为观众提供了文化寻根的新思考和精神新动力,是一次寻根运河文化的影像之旅、一曲尽享人间温情的凡人之歌、影视赋能文旅的生动案例,不仅在荧屏内掀起传统文化与时代命题交织的热潮,更在荧屏之外掀起了大运河文化之波的时代涌动。
国家广电总局广播电视规划院副院长滕勇结合CVB对《北上》的数据观察,介绍了该剧的传播亮点和收视趋势。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影视剧纪录片中心电视剧项目部副主任、高级编辑马骏介绍了该剧在央视热播情况,以及从总台通过该剧对严肃文学改编的新路径、主题性创作的青春化表达、新时代电视剧的文化品格等方面的探索进行了交流。
出品方代表、江苏省文化投资管理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叶飚荣认为,电视剧《北上》在艺术创作上坚守了文化担当的使命,打开了运河文旅的新入口,表示将以《北上》为新起点不断总结经验,努力推出更多精品力作。爱奇艺副总裁、总编辑、本剧总编审王兆楠认为,《北上》实现了严肃叙事与大众审美无缝衔接,精准做到了用影像表达“翻译”文学意象。本剧总导演姚晓峰认为,文艺工作者只有付出真心与真诚才可能创作出真正动人的艺术故事,《北上》的“出圈”与“破圈”正是源于幕前幕后所有工作人员精益求精的创作初心。茅盾文学奖获得者、《人民文学》主编、小说《北上》作者徐则臣认为,《北上》实现了文学IP艺术逻辑内最自洽的影视改编,成功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与艺术价值。启蒙影业合伙人、本剧总制片人张书维和演员白鹿、欧豪、胡军分别交流了创作体会。
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著名文艺评论家仲呈祥,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清华大学教授尹鸿,中国文联理论研究室副主任胡一峰,《光明日报》文艺部高级编辑王国平,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刘永昶,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教授杨洪涛,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何天平等专家认为,电视剧《北上》以一群年轻人的成长呈现出运河文化、历史的复杂性,塑造了有“少年感”的青年一代,虽然在成长中有风吹浪打,但是从未远离航道,传递出积极向上的生命力量;史诗叙事与集体记忆的书写则指向更深层的民族图谱,打开了文化寻根意义上的想象空间。与会嘉宾还就该剧诗意化的镜头语言、电视剧对严肃文学传播的积极作用、影视与其他艺术门类的关系等话题展开讨论。
电视剧《北上》于2025年3月3日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播出,并同步于爱奇艺全网独播,3月15日在江苏卫视播出,取得突出播出效果。
责任编辑:凌美
今日聚焦更多
24小时热文
流 • 视界
专栏文章更多
- 见微知著|海南自贸港2025封关,短剧出海新坐标? 2025-04-23
- 短剧榜单|3月美妆短剧竞逐女神节,电商品牌领跑短剧营销 2025-04-18
- [常话短说] 【破局】异业合作、跨界经营,广电自救新招式?! 2025-04-16
- 见微知著|对话张若波:多年芒果系转身微短剧得与失 2025-04-16
- [常话短说] 【解局】2025具体怎么干?多省广电给出答案! 2025-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