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epseek应用实践看广播电视如何以科技创新赋能行业高质量发展
| 河北广电| 2025-04-09
【流媒体网】摘要:多家广电媒体宣布接入DeepSeek,以DeepSeek为代表的AI技术正深刻重塑行业生态。

  近日,由深度求索公司推出的DeepSeek人工智能系列大模型获得广泛关注,多家广电媒体宣布接入DeepSeek。当前,广播电视行业正面临数字化转型与智能化升级的关键阶段,科技创新已成为推动其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可以预见,随着智媒时代的到来,更多类似DeepSeek的新技术将不断涌现,如何将这些新技术有效运用到广电行业的改革发展中,为发展培育壮大广电新质生产力、推动系统性变革、实现行业高质量发展赋能,将成为广电行业转型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

一 既要敢于抢抓机遇,又要以科学务实的态度正确对待科技应用

  对广电行业来说,科技创新成果的应用已经成为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重要助推器,DeepSeek等人工智能的出现,为广电摆脱发展困境、实现“弯道超车”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必须要紧紧抓住。但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新技术、新成果、新应用层出不穷,迭代迅速,只有在“乱花渐欲迷人眼”中保持科学务实的态度,才能在技术选择和应用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而盲目地“一哄而上”极可能造成资源浪费。以DeepSeek为例,很多媒体将其视为一种“潮流”,觉得不接入就落后了,但面对高昂的接入费用,是否考虑了投入产出比?在尚未明确规划布局方案的情况下,内部流程是否能与之相匹配?作为新技术DeepSeek目前还存在“缺陷”,应用人员的培训是否到位?因此,应用新技术只有遵循习近平总书记谈发展新质生产力时提出的“因地制宜”原则,结合自身实际需求、资源禀赋和现实情况,在科学评估、应用研究、人才培训等各方面做好准备,才能让科技应用真正赋能发展。一是建立科学的评估体系。要密切关注新技术的发展态势,以科学精准的评估为新技术应用打造一把“尺子”,符合条件的就要大胆用、抓紧用,不能错过任何一个发展机遇。在这里“快速”和“精准匹配”是关键。比如,上海广播电视台第一财经在2024年5月即选定DeepSeek作为“星翼”大模型的训练基座,并于当年7月正式推出,成为国内较早一批实现产品与DeepSeek大模型成功结合落地的广电平台之一。如果有了一套比较成熟的评估体系,今后新技术应用会更迅速、更便捷,不容易错失良机。二是把更多精力投入深度应用研究。技术应用不能只求“新”不求“深”,一个应用还没用好用透,就又去追逐新的应用,只会造成无谓的资源损耗。目前广电行业接入DeepSeek主要是在信息采集、内容生产、智能服务等领域开展创新应用,还有更多新场景、新应用等着去发现和挖掘。比如上海电视台第一财经的“星翼”大模型,现已经形成一系列财经媒体专业领域的大模型应用,主要在智能配图、智能写稿、智能拆条、智能勘误等财经融媒体生产场景中被广泛使用,团队正全力研发基于DeepSeek R1的财经媒体领域AI智能体及相关应用。三是借力科技应用打通发展堵点。通过积极参与科技创新,让科技创新与行业发展需求同频共振。以科技推动创新发展就不能“等、靠、要”,而是要带着问题去找解决办法,与科技行业紧密合作,提升新技术与广电的适配度。比如,为解决电视“套娃”收费和操作复杂的问题,国家广电总局推动微型机顶盒和具备机顶盒功能的电视机研发与部署,研制出15款插入式微型机顶盒,统一了有线电视和IPTV机顶盒硬件,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机顶盒碎片化问题,并完成了机顶盒内置化电视机样机研制,通过软件升级即可实现一体化,再配以通用遥控器,为实现取消机顶盒、彻底解决操作复杂问题奠定了基础。

  二 以创新科技应用为契机发展广电行业新质生产力,激活高质量发展内生动力

  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其中科技创新应用是新质生产力的核心推动力。广电行业运用先进技术必须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为目标,推进其在转型升级、融合创新、绿色发展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打通全链条发展脉络,实现“舒筋活血”,激活高质量发展内生动力。一方面,要强化科技创新应用对全领域全链条的支撑作用,推动行业整体的转型升级、提质增效。DeepSeek等大模型正在重塑广电行业的技术底座、内容形态与商业模式,为适应新技术的应用,广电必须通过业务流程优化、组织结构变革、商业模式创新等打造适应数字化、智能化发展的产业链。比如,山东广播电视台在智慧外宣平台的建设中通过接入DeepSeek,实现了新闻稿件、视频内容的智能编辑、多维度审核及精准化发布,构建覆盖选题策划、内容创作、合规审查、多终端分发的全链路外宣服务体系。此外,山东台还积极探索AI技术在内容创作、传播与产业融合中的应用,通过融合AI、VR、MR、XR等数字技术,探索文化IP的场景化延伸,打造“内容IP化-IP场景化-场景产业化”的生态链,推动广电行业的转型升级。另一方面,要强化科技创新应用对跨行业、跨领域、跨区域融合发展的推动作用,构建多元融合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抓手,广电行业应充分利用 DeepSeek等新技术,拓展合作范围,推动技术应用和业务拓展,打造更多新业态、新场景,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打好基础。比如浙江华数科技人工智能调度平台与DeepSeek深度融合,在AI+城市服务、AI+政务服务、AI+企业服务等需求上,提供智能算力服务。目前浙江华数科技旗下华数云科技有限公司和浙江算力科技已携手在国资云、政务信创云等领域展开了深度合作,共同在云网资源、算力资源调度、人工智能场景应用等领域进行深入探索。此外,还要强化科技创新应用对推动广电行业绿色转型的促进作用。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实现绿色发展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必然要求。近年来,随着绿色发展理念的提出,作为能源消耗较高的广电行业绿色转型已成为必然。目前,广电行业碳排放主要来自电力消耗、设备生产、纸质材料使用等方面,在新技术应用中应重点关注如何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资源消耗、降低运营成本、提升经济效益。比如浙江卫视推出的AIGC创新生态平台“智媒果”,在接入DeepSeek后,节目素材处理效率提升47%,用户互动响应速度加快3倍,内容生产成本降低超60%。

三 以创新科技应用构建全媒体传播新机制和评价体系,推动广电系统性变革,重塑广电新生态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媒体生态和格局也在发生改变,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就是要让主流媒体跟上科技进步的脚步,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因此科技创新是推动系统性变革的重要抓手。要让科技成为推动报纸、广播电视、网络平台、新媒体平台联通共建的纽带,让科技成为打破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壁垒的利器,加速构建全媒体矩阵。一是运用科技创新实现资源整合。全媒体矩阵的关键是资源整合,科技的运用可以让资源得到综合有效的利用。比如贵州广电利用数据分析系统,建立了基于数据驱动的考核、管理与评价机制,整合了全媒体矩阵重点渠道的数据。其中“全媒体传播指数体系”实现了全媒体矩阵传播数据的融合分析,以量化评估各类媒体渠道的传播效果,为媒体运营提供科学决策依据。二是运用科技创新加强内部协同性。比如充分挖掘DeepSeek的精准算法与多模态处理能力,可以开辟更多智能化新路径,让单一的内容传播平台转向“智能生态系统”。河南台就通过数智化改革建立了“6云3系统”的技术架构,使内容生产、风险控制、分发渠道以及精细化运营等多个环节全面贯通,虚拟制作系统与区块链版权保护平台协同运作,云协作平台实现跨地域协同创作,技术支撑从工具层面向生态层面进化。

责任编辑:米苑菲

分享到: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流媒体网”的文章,版权均属流媒体网所有,转载需注明出处。非本站出处的文章为转载,观点供业内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文中图片均来源于网络收集整理,仅供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