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论道|中广创思史雪怡:“晴彩”与合作方共享共赢,开放运营生态,创造增量价值
| 流媒体网| 2024-05-24
【流媒体网】摘要:奔向更好、更大、更强的体育未来。

  推荐阅读:长江论道|观点碰撞——嘉宾演讲集萃

  2024年5月23-24日,由流媒体网主办,湖北长江云新媒体集团、湖北电信、湖北移动、湖北联通共同协办的「长江论道暨27届智能视听与科技创新产业论坛」在湖北武汉隆重举行。

  本届论道以“洞见新格局·智变新视听”为主题,聚焦大屏格局之变,寻找视听向新路径。在24日上午的主论坛上,中广创思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史雪怡发表了题为《“晴彩”与合作方共享共赢,开放运营生态,创造增量价值》的主题演讲。

  以下为演讲全文:

  很高兴和大家分享“睛彩”体育在做的事情和我们的体会,以及新的尝试。

  中广创思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是中广传播集团控股的具有完整视听行业准入资质,兼具媒体、技术、应用的新型科技企业,也是睛彩系列频道的独家运营方。

  我们拥有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批准的正式呼号的四套数字高清电视频道,分别是睛彩竞技频道、睛彩篮球频道、睛彩青少频道、睛彩广场舞频道,其中两套是专业竞技类频道,两套是大众体育频道。

  两个专业竞技体育频道的整体定位是打造全方位体育内容平台,覆盖足球篮球综合体育多个领域。内容规划方面,目前以赛事直播为主,将逐步扩充赛事分析、体育资讯、体育文化等内容,满足用户多元化需求。内容特色上,是高频次,高价值,更全面,更垂直。

  其中,睛彩竞技频道的定位是日常承载专业赛事的高端综合体育频道,全年龄层覆盖竞技体育爱好者,内容包括欧洲杯、五大联赛,UFC斯诺克、排球、乒乓球等。

  睛彩篮球频道的定位是日常承载专业篮球赛事,面向篮球项目爱好者的专业篮球综合体育频道,内容包括CBA、超级三对三、WCBA、CUBAL等赛事。

  两个大众体育频道是中国专业的青少年和中老年体育频道矩阵。

  睛彩青少频道的定位是以4-14岁的学生及家长为目标,覆盖青少年体能测试+体育培训+青少年体育赛事直播,内容包括街舞、CUBAL,U20亚洲杯青少培训课程等。

  睛彩广场舞频道的定位是针对银发市场及下沉市场,是国内首家广场舞电视频道,内容覆盖广场舞表演及民间赛事、新舞步教学、推广中老年健康内容等。

  强势优质内容超强播出能力

  我们有一个战略合作伙伴——咪咕,咪咕有丰富的体育赛事资源,睛彩体育是目前新媒体高端、全面的体育赛事播出平台,覆盖顶级大赛、足球、篮球、综合赛事等。

  我们通过独有赛事资源打造频道专业性权威性,通过国内赛事头部IP的CBA助力频道吸引更多有效收视观众,扩大市场份额,全球最顶级职业综合格斗赛事UFC打造频道提升专业性权威性。

  我们还有海量国际国内足球赛事,让观赛选择更自由。比如中超联赛的全场次资源,大概有40%的直播率;再比如欧洲杯的全场次51场直播、100%直播率;还有五大联赛的超百场播出场次,110+场英超联赛直播,120+场四大联赛直播。

  作为中国篮球类赛事播出聚合平台,以CBA联赛为例,全场次资源,36%的直播场次,直播场次数量遥遥领先。

  我们也在结合核心赛事,布局流量密码,比如接下来就是欧洲杯,还有中超联赛、CBA联赛、英超联赛等。结合这些热点赛事,我们也开展IPTV端以及线下的活动去获取用户流量。

  在内容方面,解说阵容也是一大特色。我们的特色解说阵容兼顾专业性与趣味性,邀请顶级业内大咖,建设多路解说风格,进行全面、专业、精辟、有趣的赛事解说。

  直播能力方面,我们构建了中国超强的体育赛事并发直播电视频道矩阵。首先是比赛类型同开最多,四套频道资源可满足同时段4场不同类型赛事播出;其次是以市场需求为优先排播,区别于其他平台的差异化排播,参考用户互动反馈灵活选择赛事排播;三是同一赛事同开场次最多,可满足同一赛事,同时间段开4场比赛的直播需求;四是顶级赛事排播数量最多,以欧洲五大联赛、CBA和中超为例,睛彩体育频道本赛季直播+首播量可达到700余场。

  直播场次数量也是国内首屈一指,目前睛彩频道周直播场次数量是20场以上;通过插播间等方式持续提升直播场次数量,周直播场次将达到近40场以上,在国内直播频道中直播场次数量也居首位。

  优秀体育频道对拉动用户活跃度和提升粘性,有巨大价值

  频道在北京、浙江、吉林、辽宁、广西等地上线后,迅速吸引用户收看,聚拢当地体育爱好者。

  用户运营上,我们以频道定位和分省细分运营的观众社群,我们有20+社群,在频道内容基础上做私域流量运营,串联起线下活动,流量转化、电商变现是助力品牌以及平台实现变现的工具和抓手。

  比如我们频道在每一个省落地以后,就会直接有个码,用户扫码就会进到以地域和分省定位的一个微信社群,比如浙江的用户就到浙江群,辽宁用户就到辽宁群,我们是以地域和分省来做细化运营的。它可以做什么?过去电视是单向的,播什么看什么,看完就走了,但下次什么时候播,可能也不太记得,这是非常单向的输出。而我们通过社群方式,是想把用户变成一个双向的,用户来看电视,同时在社群里有交互,还可以去兑换我们的奖品,参与我们的线下活动,会知道近期我们播什么内容,形成一个固定认知,那个时候用户就能回来,形成一个良性闭环。

  我们做社群的初衷,重点还是把用户流量夯实在我们自己的IPTV平台上,形成固定的用户、固定的收视群,同时也可以辐射用户周边的人。以辽宁为例,我们的辽宁篮球群是异常活跃的,甚至不用群管理员、运营人员去引导,从早到晚就有很多用户间的交互。这让我们超级惊讶,因为他们是完全自发地去在群里做交互,所以在辽宁的数据增量上,是超乎我们跟合作方想象的。

  我们还跟合作伙伴开展多种形式的线上线下运营活动,我们会组织定期的观赛团,比如门票,赛事的抽奖活动,以及定期或不定期的竞猜类活动。

  其实社群的观众也能参与运营,他们可以给我们建议,比如想看哪个比赛,我们结合用户的诉求是灵活排播,这样用户的感知就会特别好。就是说用户在社群里好的评论,在电视里面也能够看到,所以这不是一个单向输出的,而是有反馈的。

  以我们联合浙江新媒体打造亚运会特别节目为例,大屏看亚运,小屏享互动,睛彩频道将赛事资源与中国蓝电信电视杭州本地资源充分结合,借势“亚运”热点,打造《一起看亚运》特别节目全面提升频道收视,拉动平台用户活跃。《一起看亚运》特别节目贯穿整个亚运季,通过“线上+线下”联动模式打造兼具陪伴型、趣味性、挑战性多为一体全新的观赛体验。

  《一起看亚运》收视率方面,北京收视率达到1.3%,平均收视时长15mins+;浙江收视率达到2%,平均收视时长19mins+;辽宁收视率达到1.5%,平均收视时长13mins+。

  我们还联合咪咕打造大运会特别节目,比如大学生主题音乐嘉年华+成都大运会幕后访谈节目,邀请实力乐队,打造超燃现场,唱足4小时。此外,还邀请运动员、体育媒体人、大学生、志愿者畅聊台前幕后。

  释放赛事红利培育营收新增长点

  讲完我们的内容和互动案例,以及一些我们在运营上的一些新尝试和收获后,接下来的一个阶段,更多还是想提供开放性平台合作运营新生态,释放赛事红利,培育营收新增长点。

  我们希望打造商业模式新增量,收益与平台共享。联合平台方,结合地方体育、教育、文旅行业资源,打通地方的泛体育行业资源类资源链路主办或合作举办文娱体育类活动,实现商业化价值增量,商业化收益与平台共享收益比例可根据双方资源获取及投入的不同,向资源方倾斜。

  可以分为四个方面,首先是整合营销,内容、活动、线上线下联动推广等双方均可通过各自资源进行商业化招商;其次是赛事制转播,睛彩频道可作为本地化赛事的传播平台,帮助本地化赛事或文体活动实现跨域传播;第三是场景电商,在属地化频道垂类受众用户群中尝试电商业务,开发新盈利模式;第四是后市场开发,结合青少体育细分人群,与专业机构合作共同开发青少年体育后市场。

  具体来看,整合营销方面,我们联动地方新媒体平台,合力扩大收入规模。整合线上线下传播资源,围绕营销需求,以创意为核心,以媒介为载体,通过广告、活动、赛事、社群等多种手段的联动推广,提升招商能力。具体包括营销活动 /赛事活动落地,然后商业收益共享。

  赛事制转播方面,我们以“睛彩”体育频道作为抓手,来助推本地赛事化运营的高质量发展。其实每个省都有大大小小不同的体育类型的赛事活动,他们其实是希望能够跨域传播的,但如果想跨省传播,选择是比较少的,资源也比较有限,“睛彩”进来以后,就是一个非常好的抓手和补充,因为“睛彩”是可以全国落地的,它具有全国域的跨域媒体属性,结合本地的赛事跨域需求,就能成为一个好的抓手,来推动本省的赛事的传播声量。

  场景电商方面,这是我们最新做的一个尝试,目前我们跟京东达成了战略合作,京东会在体育细分领域跟我们结合,我们在大屏端的赛事赛点,去做场景电商的营销尝试。目前我们跟京东选了有将近30个品,大家正在做前期准备的上线工作。

  后市场开发方面,主要是针对青少体育细分人群,从我国整体的家庭开支上讲,大部分家庭开支的投入都应该会是在孩子身上,尤其是青少年体育,这其实是一个非常大的市场,包括体教结合进校园,也是一个非常大的结合点,对此我们会联手合作伙伴,利用本地化资源,做一系列的开发和尝试。

  商务模式方面,合作模式比较灵活,地方新媒体引入的商业资源,地方新媒体主要占大头,“睛彩”和其他落地媒体会占一个比较小的比例,如果是由“睛彩”引入的商业化资源,大头也将是倾斜给合作伙伴平台的。对“睛彩”来讲,我们的合作平台就相当于是一个大池子,它就是抖音或者是快手,而“睛彩”就是这里面的UP主,我们希望能够跟平台方共生共赢。

  驱动赛事流量向品牌流量的持续沉淀和转化

  我们希望以创意为锚,穿越大赛全周期决胜用户心智,驱动赛事流量向品牌流量的持续沉淀和转化。

  去年到今年我们陆续做了一些商业化尝试,比如茅台冰淇淋在亚运会期间的一些投放,还有就是大金空调在我们频道做了一些投放。另外如佳能打印机,我们今年还会有新的结合案例。

  中超期间我们还打造了线上线下联动嘉年华的活动,CBA联赛期间也有主题活动,因为各省都有,所以要是能够在各个省份落地下去的话,就可以把活动连片、区域化,传播声量也能起来。

  最后我想说,我们要思考怎样基于体验把用户留下来,当下的大屏阶段,我们需要有更多能够让用户体验到的好内容、好手段以及一些新的方式,我们也一直在尝试,我们希望跟合作伙伴在新的时期,能有一个新的起点,新的跨越,奔赴更好、更大、更强的体育未来。

  谢谢大家!

 

责任编辑:李楠

分享到: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流媒体网”的文章,版权均属流媒体网所有,转载需注明出处。非本站出处的文章为转载,观点供业内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文中图片均来源于网络收集整理,仅供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