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但江湖不是一成不变的,剧中如此,剧外同样如此。
站在年末岁尾的时间节点,我们能够发现今年的网剧市场与过去格外不同,跨越时光的年代剧似乎更容易成为爆款。
从年初的《狂飙》、年中的《漫长的季节》,再到最近刚刚收官的《似火流年》,男频(男生频道,原为网络小说的分类)剧集开始挑战传统的定义,各平台不约而同的展现了一种“叫好又叫座”的精品剧运营模式。
一部剧是否能在观众心里扎根,除了细致呈现的时代背景外,还要考量故事是否站得住脚、内容是否吸引观众,《似火流年》用直观精彩的打戏、充满戏剧冲突感的黑白对峙做到了;
而一个平台能否在受到观众长期的关注,则需要实现精品内容与高价值用户的良性循环,这是优酷正在去做的事情。那么从《似火流年》中,我们能看到优酷在受众圈层的突破以及剧集领域的提质优化。
01剧内剧外视角同时调转沉默的大多数在镜头前曝光
在涉及到我国80年代历史的影视作品中,我们往往能看到的是,随着改革开放社会各方面欣欣向荣,那个年代似乎意味着无限的希望和机遇,尤其是在主旋律作品中,这种氛围更加浓厚。
然而这类注重历史进程的宏大叙事年代剧,对于当下经历了各类剧集轰炸的观众来说有些四平八稳,不够“爽”。关于个体被时代洪流裹挟前进的年代剧,成为行业重点发力的突破口,《漫长的季节》《似火流年》不外如是。
不过二者的视角选取有很大不同,《漫长的季节》关注的是东北下岗职工的生活经历,《似火流年》则是将视角对准了游离于社会秩序的群体,高情商的说法可以称之为社会青年,低情商的说法则言简意赅:街溜子。
一言以蔽之,《似火流年》用30集的长度,勾勒了一幅80年代“出来混”的社会青年群像,以五个男主角野蛮生长后分别,又如宿命般重逢的经历,展现并解构了那个时代难以被主流视角捕捉到的地下江湖纠葛。
从少年们起初懵懂的“兄弟情”,发展到后期误入地下江湖,热血、仗义不再是主角团维系羁绊的决定因素,成人世界中的自私、贪婪开始夹杂其中。
在理想中的江湖和真实世界中的江湖相互碰撞后,少年们的认知逐渐崩塌,开始试图重新定义什么是真正的兄弟义气。
不过,如果我们对这部剧只停留在热血、打架等方面,那就正中导演下怀,他正是用这种肌肉充血的感官效果来把各色观众吸引到收视大军中。
对于身处剧外的我们来说,更应该对人性和友情产生思考。在时代变迁的洪流下,有时候“选择”更加重要。主角们年少时的英雄梦,像极了我们曾经的理想,如今时光悠悠,在几经不同岔路后,又向目标接近了多少?
在传媒圈看来,除了这些表象上的元素,我们还应该看到更深层次的一些东西,视频平台和制作方正将视角转向了男性观众,并通过精品内容来努力讨好他们。
在过去,影视赛道处于增量市场,女性用户由于粘性高、付费意愿大成为各视频平台追逐的重心,由此也诞生出一系列的甜宠剧。
然而目前行业进入存量市场,各家平台都在提升男性向内容的储备比例。而且优质的男性向内容,不仅不会让女性用户流失,反而会增加整体的用户规模。
《似火流年》的播出精准击中了男频内容的需求,无疑是帮助优酷在用户圈层上做出了突破,打破了以往观众对于网剧“魅女”的刻板印象。
02剧场化的精品剧集或成视频平台胜负手
最近几年,整个长视频行业一直在经历变局,剧场正成为各视频平台搭建“厂牌和布局独播剧的重要抓手。
各平台间已不再执着于与竞争对手的博弈,反而是求诸于己,依靠本身特色赛道的差异化,构建各自的剧场化体系,并以目标用户的市场需求作为导向。
例如悬疑剧始终是各个平台重点布局的方向,优酷在2017年凭借《白夜追凶》爆火,开播16小时播放量破亿,19天破7亿,并通过网飞走向全球190多个国家和地区;爱奇艺通过《隐秘的角落》打响了“迷雾剧场”的招牌。
只是目前随着题材的逐步拓展和叙事结构的稳定,如今的爆款剧集也展现了观众口味的转变,故事逻辑自洽、人物形象立体、运镜调色合理等都是必不可少的元素。
根据现有情况来看,各平台通过集中资源加码剧场化运营,作品均展现了较高的口碑与播放,在观众层面打响了名声,成为平台在行业内一张亮眼的标签。
而在以导演、演员为代表的内容创作者方面出发,将内容通过视频平台剧场化表达,不仅能够让作品展现出极强的个人风格,同时也有利于创作者跨界发展和扩大知名度。
例如上文提及的《隐秘的角落》的导演辛爽,今年推出的新作《漫长的季节》除了延续过硬口碑,获得了9.4的高评分,还在首尔和釜山的电视节上连续赢得了多项大奖。
《似火流年》则是成为电影圈创作者的跨界试水之作。执导《我不是药神》的文牧野此番献出剧集“首秀”,担任该剧的总监制、艺术总监;导演兼编剧韩晓邯、编剧修梦迪都曾担任《奇迹·笨小孩》的编剧。
电影制作团队的跨界加入,给《似火流年》带来了电影级的创作标准,“电影质感”也是这部剧能够脱颖而出的一大优势。
所谓电影质感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包括但不限于运镜、打光、氛围等因素,更主要的是在保持形式简单的基础上,将细节堆砌到极致,在形式和主题之间的平衡让每一帧画面都包含更多信息元素。
目前电视剧作品宣传过程中,“电影质感”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这也印证了行业审美正在逐步升级,倒逼创作者生产出更优质精品的内容。
加码剧场化运营恰巧可以加速这类精品内容的产出,平台集中资源到幕后主创团队而不是演员,能够让创作者的灵感更加直观落地,用更丰富的创作思路为内容赋能。
除了《似火流年》拉来电影班底外,在以“电影质感”拍剧集这方面,优酷似乎走在行业前列。在其发布2024剧集片单中,我们还能看到张艺谋监制的《雪迷宫》、曹保平监制的《边水往事》,以及由今年暑期档爆款《孤注一掷》导演申奥执导的《新生》。
03总 结
自阿里启动“1+6+N”组织架构调整后,优酷无法像过去一样再吃上“大锅饭”,这就要求了它告别过去一味追求作品数量多少的跑马圈地阶段,而是必须要形成内容驱动正循环,以精品内容来持续为行业创造增量。
实际上,影视行业始终是一个慢周期的行业,需要长期的储备和漫长的创作时间,才能有更高质量地输出。优酷率先联手大批电影圈内创作者,无疑是以长期主义的眼光,放眼整个影视产业,在行业内先行抢跑。
如今进入到下半场的长视频赛道,正在成为一场比拼内力与耐力的长跑,谁能够实现精品内容与高价值用户的良性循环,谁就能够跑到最后,优酷似乎大有可为。
责任编辑:房家辉
24小时热文
流 • 视界
专栏文章更多
- [常话短说] 【重要】5G能否救广电?! 2025-05-13
- 见微知著|张志远谈微短剧:情绪价值与内容逻辑的内生变革 2025-05-13
- IPTV月报|2025年3月家庭智慧屏IPTV报告 2025-05-08
- 见微知著|海南自贸港2025封关,短剧出海新坐标? 2025-04-23
- 短剧榜单|3月美妆短剧竞逐女神节,电商品牌领跑短剧营销 2025-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