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要点:
深刻理解5G的本质
可靠的广域连续覆盖是移动业务的立命之本
从通话业务入手,注重发展低时延业务
开拓网络切片和边缘计算的新业务场景
广电5G网络建设,日益成为广电行业的热门话题和课题,如何在目前一穷二白的情况下,快速完成广电5G网络的全国覆盖,更是热门话题。
深刻理解5G的本质
5G,全称是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通信是根本,移动是要求,第五代系指技术进步,代表着移动通信的最新技术和发展方向。
对于中国广电而言,既没有通信,也没有移动,基础相当薄弱,唯一有的只是优质的700MHz频率。电信联通使用3.5GHz,移动使用2.5和4.9 GHz,这些频率的基站覆盖范围大概在200-300米范围,且由于穿透能力弱,室内覆盖面临着全面更新的课题。700MHz,在覆盖方面,性能远比上述频率优越,由于波长较长,基站覆盖范围大概在500米,绕射能力强,室内覆盖较好。700MHz的频率,与原来三大运营商的第二代移动通信的频率相近,无线覆盖方面的相关产业链较为成熟,价格低廉,在室分系统建设方面的难度相对较低。因此,在室内和室外覆盖方面,700MHz是一个优质的频率,可以大大降低建网成本,这是国家从政策方面给予中国广电最强有力的支持和帮助,中国广电必须抓住这个宝贵的机会窗口。在网络建设方面,又应从何处入手?
可靠的广域连续覆盖是移动业务的立命之本
广域连续覆盖,是移动通信最基本的特征和要求,移动运营商需保证用户的移动性和业务连续性,为用户提供无缝的高速业务体验。移动通信网络的鲁棒性,必须要在高速移动下进行检验,5G的目标是满足时速500公里/小时条件下的通信需求,因此在火车、汽车、地铁上这些高速交通工具上的通信,是检验移动网络质量的最佳方式。这些交通工具运行的区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交通干线。如果在这些交通工具上,客户能得到良好的通信服务,就证明了移动网络的达到了广域连续覆盖的技术要求和运营要求。
因此,5G覆盖网的建设,重点应放在交通干线沿线的覆盖,给有车一族和高铁旅客提供良好的使用体验。覆盖的终极目标就是要实现全国性覆盖,难度最大还是跨区域、跨省的覆盖。现阶段首先要完成发达经济区的跨区域覆盖和跨省覆盖,比如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三大经济区交通线的覆盖。鉴于珠三角属于广东省,联系紧密,易协调,其覆盖可以侧重于解决建网的可行性和经济性。长三角、京津冀以及京沪高铁沿线的5G覆盖,侧重于解决中国广电在网络建设方面的跨省协调机制,从而真正树立全国一张网的概念和理念。
重点区域城市的交通干线覆盖得好,会大大促进室内覆盖工作的推进。由于700MHz绕射能力强,交通干线覆盖做好了,意味着建筑物的临窗位置也基本完成了覆盖,已经可以在约70%左右的区域形成有效覆盖。交通干线的覆盖,基站多在户外区域,遮挡少,覆盖范围大,基站数量预估在基站总数的10%左右,成本效益十分明显,更值得作为建网早期的投入重点。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公共大型建筑的覆盖,如写字楼、商业中心、购物中心、博物馆、图书馆、旅游景点等,就将很快能完成90%的覆盖区域。从系统工程角度而言,这方面考验的是当地广电网络的协调能力和建设能力,是各地广电的强项,全国上百个大城市,一定能有不少成功经验可以进行在各省和全国推广。
纵观移动通信的发展史,覆盖质量一直是移动业务发展的王牌,2G取代1G如此,3G取代2G如此,4G取代3G也是如此。中国移动公司成为移动业务的老大,农村地区网络的高质量和高覆盖,起了很大的作用。广电5G也必须把覆盖质量摆在第一位。
另外,从技术上看,5G在高速交通工具上的使用将与4G形成鲜明对比。目前的4G手机,在通话时,导航等应用会中断,影响驾驶导航,增加了危险性。5G网络,可以利用网络切片技术,在通话的同时,保持导航软件的网络连接,向客户提供远高于4G的使用体验,这对物流、专车、外卖等行业而言,将大大提高其运营效率。网络切片技术与交通干线的无线覆盖想结合,极有可能产生5G杀手级的应用,将大大推动5G的业务宣传和拓展。
因此,对于中国广电的5G覆盖,应当遵循交通干线优先,大型公共建筑同步,适当补点,全面覆盖,可以将其称为强线铺面补点的覆盖模式。
从通话业务入手,注重发展低时延业务
5G,其中一个技术特点是低时延,在多数资料和宣传中,视频直播、视频转播类业务是5G低时延特性的重点应用,是广电的特点和卖点。从移动通信网的特性考虑,这类视频业务的带宽需求大,对网络要求比较高,在建网初期,比较难满足这类业务的大量需求,难以形成良好的经济效益,只能满足特定场合、特定场景的直播和转播需求。就技术成熟度而言,低时延是5G第二阶段的技术目标,需要时间进一步成熟。但低时延技术的巨大潜力和广阔的应用场景,运营商现阶段必须进行技术储备,视频直播和转播,是一个很好的测试和衡量标准。
除了上述业务,其实传统的通话业务对时延的要求也比较高。长期以来,在国内,无论是第三方的VOIP,还是运营商的跨国VOIP业务,时延较大,体验不佳。5G时代,整个移动网络已经全IP化,5G的通话已经是事实上的VOIP。5G的低时延,可以大大改善VOIP的使用体验。通话是测试低时延最便捷使用最广泛的业务,有较为完整的规范和技术实践,实施容易,尤其是交通干线上通话时延和客户体验的数据更可以为后续的车联网等低时延业务打下坚实的业务基础。截至目前为止,对于通信运营商而言,通话业务依然是最重要、最基础、而且是性价比和收益比都最高的业务。对于广电而言,做好通话业务,可以快速取得业务收入,有利于客户建立中国广电是一家全国性通信公司的全新认知。
开拓网络切片和边缘计算的新业务场景
5G的网络切片技术,使得同一网络可以开展多种不同的业务,也可以使终端同时运行不同的业务,从而带来和4G完全不同的新业务场景。一些行业客户、大企业、大客户,考虑到保密或者业务稳定性的要求,往往希望建设通信专网,但建网和维护的成本很高,处于两难境地。5G网络切片技术,可以很好地满足这类客户的需求。这类业务,需求较为稳定,应用场景比较确定,同时能很好地促进网络的覆盖工作,进一步提高网络的鲁棒性,非常值得大力拓展和发展。
现在国内一直有虚拟运营商业务,但由于4G网络的技术限制,虚拟运营商提供的业务依旧是通话和流量业务,和三大运营商最大区别在于价格,或者是和某些互联网公司业务流量的免费捆绑,没有更多的创新。网络切片技术,使得运营商可以很方便地对网络进行切分和阻隔,从而在一张物理网上映射出多张不同的逻辑网络,满足不同客户多种多样的需求,这其中的想象空间十分巨大。网络切片技术的出现,为虚拟运营商提供了更多的商业模式和想象空间,有利于发动社会力量进行业务的创新和拓展,是一个全新的业务领域和模式。
边缘计算,可以向用户提供高带宽、低时延、高安全的计算服务,边缘计算聚焦实时、短周期数据的分析,能够更好地支撑本地业务的实时智能化处理与执行,可以大幅提高业务的响应速度和能力。边缘计算与AI、云计算相结合,可以大幅提高系统的智能化和可靠性,降低运行成本。边缘计算非常适用于企业园区、商业中心、视频监控和分析、网络游戏,有着广阔的市场。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IT系统的维护越来越繁杂,尤其是信息安全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一些企业较难把控和驾驭。边缘计算为这些企业重构IT系统提供了机会,按照5G的技术架构,这些边缘计算,既可以放在运营商机房,也可以依旧放在客户机房,客户保有产权,根据协议接入运营商5G网络,由运营商按5G技术的要求进行管理和维护。这既解决了客户的IT需求,也解决了客户内部的无线覆盖需求,大大减轻了运营商覆盖的难度。这个应用场景,可称之为企业IT的5G化需求,既是强需求,也是运营商与互联网公司进行业务融合的交汇点和关键点。
5G技术的推广应用,任重道远。在5G业务场景中,高速移动、低时延、网络切片、边缘计算这四个方面是最可能出现杀手级应用,最值得在现阶段提前预以重视和布局的。中国广电的5G网络建设,应当充分发挥中国在工程应用领域的经验和能力,要优先解决控制性工程。中国广电目前的核心任务就是要建立一张覆盖全国的5G网络,重中之重就是交通干线跨省的无缝覆盖。为了做好全国一张网的工作,中国广电还需尽快完成全国各省核心网的全面实现互通互联,和互联网公司全面实现互通互联,和三大运营商实现互通互联,和世界各国实现互通互联。尤其是尽快实现内部实现真正的互联互联,实现跨省大客户、专网客户的业务开通。这些工作目标都完成了,中国广电全国一张网的工作才算做初见成效,走完了万里长征的第一步。
2020年10月20—21日,由流媒体网主办的第20届浦江论道将以“5G新视界——智屏·智变·智汇”为主题,聚焦行业当下共同关注的热点话题、重磅议题,设立两大主论坛+六场分论坛进行深入探讨。年度VIP享论道免费报名资格。点击图片查看论道详情:
责任编辑:侯亚丽
24小时热文
流 • 视界
专栏文章更多
- [常话短说] 【解局】超高清机遇要把握!胜利! 2025-04-06
- [常话短说] 【重磅】全国广电业务一体化迈出关键一步! 2025-04-03
- OTT月报|2025年2月智能电视大数据报告:月活终端3.06亿台 2025-04-01
- 勾正科技姜岚:跨界,破局——解码大屏如何全域增长 2025-03-31
- [常话短说] 【解密】全国广电工程公司 2025-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