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建宏,难逃央视魔咒
郝博闻| AI蓝媒汇| 2018-04-04

   【流媒体网】摘要:那年在告别了足球之夜后,他选择来到乐视体育,拿出激情并释放能量。他奋力比划了几下,在体会到乐视体育短暂的白天后,便陷入了他看不懂的漫漫长夜之中。


 

  这次,刘建宏终于从乐视体育离职了。

  时间是3月31日。不开玩笑。

  4年前,他离开央视体育频道,开启了在乐视体育过山车般的上下起伏之路。

  他曾是著名体育节目《足球之夜》的主持人,对体育的热爱几乎到了舍我其谁的程度。

  他获得过央视十大优秀主持人奖,并斩获金话筒奖。在央视的18年里,他走到并走过了人生巅峰。

  央视因此成就了他人生的上半场。在下半场,他展开了雄心勃勃的计划——拯救乐视体育和推动中国体育产业发展。

  但如今,乐视体育的状况风雨飘摇。内容上版权流失,资金上负债累累。2017年底,还在休假中的刘建宏就曾被传出辞职。

  彼时,媒体已经给行将蒸发的乐视体育判了死刑。

  刘建宏的路当然要比乐视体育走得更远。后者今天已退路尽失。

  但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是,那个来自央视体育的牛人,这么大能量,怎么没能填好乐视体育这个坑?

  1

  刘建宏大概是失策了。

  一是2016年年底,那时刘建宏对媒体说,要让人们在2017年看到一个全新的乐视体育;二是那时候的乐视体育付费会员战略干劲满满,说是要成为2017年的关键词。

  结果2017年过去了,人们不仅没看到乐视体育旧貌换新颜,还从新闻里得知这家公司被迫出让了不少版权。想来掌舵内容的刘建宏一定很不开心。以至于到了年底,毫无生机的乐视体育几乎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直到再次说起这家公司,也是因为正在休假的刘建宏,被传辞职了。

  不过在2016年年底,刘建宏说“全新的乐视体育”时,底气还是足的。那时候乐视的资金链危机才刚露端倪,值200亿的乐视体育还常常被当做乐视生态中的肌肉,拿出来做秀。并且,这支团队不久后就会有一大笔融资进场。

  总之那时不会太发愁。操持内容且作为公司高管的刘建宏,面对体育媒体崛起的大好机会,握着一大笔投资人的钱,正准备大干一场。他做出了一系列的改革举措,包括后来没有实现的,以及被自己否掉的。

  这时危机已然悄悄逼近,不过我们先回到2014年。

  这一年于中国体育界发生一件大事。十月,国家颁布了《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这份文件开启了整个中国体育产业长达3年的狂飙期。人们称之为“46号文”。

  而就在两个月前,刘建宏告别了工作18年的央视,来到乐视体育出任首席内容官。新东家为他操办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加盟仪式,并送给他一件46号球衣作为礼物。

 

 

  这一年两鬓斑白的刘建宏恰好46岁,终于离开了央视,并在46号文件的映照下,与乐视并肩狂奔起来。

  从央视走出去的人,都特别爱写书回忆央视岁月。刘建宏离职后,顺便也写了本书叫《上半场》。工作间隙他被出版社叫去做新书宣传,有记者问他,新工作累么?他回答:累,特别累。

  另外,2014年乐视体育刚从乐视网独立出来不久。刘建宏像刚进城一样兴奋地审视新公司的一切。入职第一天,他的办公区近四分之一的工位没还没有使用。那时他的团队有92人,后来又增加了20人。人生的下半场就此开始了。

  不过到了2016年年底,刘建宏办公区附近的工位可能不够用了。这时他不仅是乐视体育的首席内容官,经过组织架构调整,他还成为这家公司的联席总裁。

  这一年乐视体育年终结算,其交出的答卷是成立后最为成功的一份:全年营业收入超24亿,是2015年的6倍。

  2

  数字是不错的,但现实有些残酷。

  刘建宏用两年时间把一个新媒体中的庞然大物做到这个业绩,除去有大背景依靠,显然是成功的。况且那个大背景还在不断蒙眼狂奔。

  这时刘建宏负责的是新媒体及线上事业群。团队成员600多人,基本上占到整个公司的四分之三的规模。

  可就是2016年年底,问题来了。

 

 

  当时乐视体育累计的会员数量,已经超过300万。这是一个庞大的数字,预示着背后巨额的流量财富。

  但这300万付费用户如何变现,当时乐视体育内部展开激烈的讨论。之后刘建宏透露给外界的信息是,发现了一种新的会员逻辑。

  这种逻辑现在看来真是相当的“乐视”。

  比如会员不仅是观看几千场独家赛事,还得享受几万种商品的打折优惠。当时乐视体育会员费是590元一年,而最终收到的各种优惠,包括乐视生态中的电商、折扣、票务,加起来可能远超590这个价值。

  此外,刘建宏和他的团队还研究了新的体育领域。比如电竞、商城、游戏、社交,其入口都是存在于全新的乐视体育App之内。总之,他要“改变体育迷观看比赛的方式”。

  除了打折,想要这300万会员不断的续费,甚至吸引他人路转粉,还需要依靠强大的版权作为内容的基础。当时乐视体育CEO雷振剑说:我们不惜一切代价拿版权。

  现在回头看当年的乐视体育,很多钱基本花在版权的购买上。其一度拥有英超、中超、亚足联、中国足协·中国之队、足协杯、ATP、F1、女超、德甲、J联赛、高尔夫等大量版权项目。

  后来对乐视进行战略投资,并最终“放手”的融创创始人孙宏斌曾公开透露,2016年时乐视体育中超版权开支13.5亿元,收入只有5000万元,一年就亏了13亿。

  实际上那时刘建宏已经意识到版权是一把双刃剑。他对媒体说:如果没本事的把版权吃下去了,那就是把孙悟空吃进肚子了,等着难受吧;有本事的就是如来佛,孙悟空永远逃不过手掌心。

  说这句话之前,他形容了一下中国体育当时的状况:虚火旺盛。

  不过有了版权作为内容填充,刘建宏那时觉得自己“想的比以前更明白了”。他对乐视体育商业逻辑的思索后认为,付费会员是2017乐视体育的关键词。

  3

  结果还是错了。

  2017年年末,徒劳狂奔一年的刘建宏似乎比上一年想的更明白了。他说:付费模式短期内走不通,体育市场还没到收割的阶段。

  而另一段话里,他把对体育的热爱之情和乐视体育的现状表达到了极致:虽然我们(乐视体育)没有版权了,但是并不妨碍其它平台播出这些内容,观众获取内容的渠道更多了,可以随时去看喜欢的体育内容,这就是(体育市场)变化。

  现在看来,失掉版权与失去用户,让2017年的乐视体育彻底进入了乐视布局的生态化反的局面。

5.jpg 

 

  这个过程像推倒多米诺骨牌一样的简单和令人窒息。

  首先是2017年初,当年让刘建宏和乐视体育进入狂飙状态的46号文件所散发的能量,开始逐渐减弱。在其后的一年里,体育市场伴随资本的撤出逐渐冷静下来。

  然后5月,乐视体育开始B+轮融资。在发布会上,估值达240亿的乐视体育抛出开发体育小镇等一系列举措,向外界传递“升级转型”的理念。

  这本是一场预示着回暖的融资。但参与融资的另一方,中意宁波生态园据说只是计划以土地形式入股,几乎不涉及资金。这等于又向外界确认了乐视体育资金链断裂的事实。

  而最终压断乐视体育脆弱枝杈的还不是资金,而正是被刘建宏认为成双刃剑的版权。

  起因或许仅仅为了弥补资金缺口。2月,乐视体育与亚足联合作终止,此前签订的关于亚冠、12强赛等赛事直播不再登陆乐视体育;接下来WTA、ATP、法网、温网等重要网球赛事版权,被出让给爱奇艺、腾讯。

  最终,乐视体育在版权上没能成为如来佛。倒是变成了孙悟空,一口被资本吞了下去。

  缺失内容的乐视体育一下子乏善可陈。辛苦积攒的付费用户瞬间离场,比用户散的还快的是公司管理层。到了12月,除了CEO雷振剑和联席总裁刘建宏,其他的高管几乎都各奔东西。

  不过这时摆在刘建宏眼前的并不是内容或新的商业转折,而是乐视体育庞大的债务问题。

  即使保守估计,乐视体育的债务也可能接近8亿人民币。一篇报道指出,包括演播室修建、节目制作、公司品牌市场推广、股权投资、员工薪酬及劳务方面,都存在大面积欠款。

  4

  2017年结束了。

  对于这一年,刘建宏不会怀念,但会常常想起。

  他在年终休假的时候,可能真正体会到创业公司累的意义。

  “可能这是体育给我的启示吧,如果失去了希望和努力,是永远不可能扳回比赛的。”回望这样的人生下半场开局,也许刘建宏能想到1996年初某天的那个中午。

  1996年,28岁的刘建宏离开石家庄去往北京寻找新的发展机会。此前他在石家庄电视台工作,22岁人民大学毕业后入行。

  那时刘建宏穷困潦倒,不顺心,根本没有想过未来什么样,也没有一件让他干起来很兴奋的事情。在电视台里,他一眼望去,觉得能看到自己50岁或者退休时的样子。

 

 

  1996年,央视体育频道的主要工作人员,从左至右分别为:段暄(侧身者)、黄健翔、韩乔生、张斌、刘建宏

  他来到北京寻求变化,同时赌一个巨大的成功。在中央电视台,他见到了大学里的师弟张斌。

  张斌领他去吃午饭,四人成一桌。还有两个人,一个叫黄健翔,另一个叫韩乔生。

  这顿午饭改变了刘建宏和另外在座三人的命运。他们在席间讨论了一档新节目,后来火遍全国的《足球之夜》。刘建宏作为初创人员加入进来,成为央视的人。

  那是刘建宏人生的第一次“创业”。背靠央视,他形容自己不怕失败,但也非常忐忑。到后来,他常常觉得自己非常幸运,能够赶上那次机会,他称为这是必须要有的天时。

  其实2014年离开央视奔向乐视的时候,刘建宏也是这么想的。那时候他已经厌倦了央视一成不变的老人院生活,没有了当年的激情,人到中年的他随便一看,也能看到自己退休时的样子。

  但这次转身离开,幸运没有眷顾他。乐视体育成了刘建宏人生的街亭。你可以怪罪时代变了,也可以说传统媒体人转型的艰辛和判断问题的方式,不符合当下资本市场的价值观了。

  总之,在人生的下半场,刘建宏想复制一个曾经央视内部孵化出的神话。却只复制了那句如咒语般的“离开央视都不会太好”的古训。

  那年在告别了足球之夜后,他选择来到乐视体育,拿出激情并释放能量。他奋力比划了几下,在体会到乐视体育短暂的白天后,便陷入了他看不懂的漫漫长夜之中。

责任编辑:路明玉

分享到: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流媒体网”的文章,版权均属流媒体网所有,转载需注明出处。非本站出处的文章为转载,观点供业内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文中图片均来源于网络收集整理,仅供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