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屏”天下
黄升民| 媒介杂志| 2024-05-05
【流媒体网】摘要:“屏 ”天下之际,不正是平天下之时?

  智能大屏产业行至今天,面向未来还有无想象空间可言?思考之余,经《礼记·大学》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启发,未来的大屏走向,或许就此为蓝图来勾勒规划。

  一为“修身”。思考智能大屏的未来,首先要找到自己的核心,也就是大屏产业的核心技术。屏幕自身的画质、色彩、音效,可视之为大屏的“立身之本”,所谓“修身”的实质就是围绕着大屏终端硬件的核心技术持续不断地自我革命。在这一思路下,有TCL发力Mini LED 显示技术和巨幕产品,不断突破屏幕尺寸的极限;也有三星从LED到OLED再到QLED,准确预判并布局下一代显像技术;亦有小米对于透明屏的探索、LG关于折叠屏的尝试,目标方向都是将“屏”的优势表达得更为淋漓尽致。

  二为“齐家”。未来智能大屏在整个信息产业中处于何位?其定位来自于三方面的必须。一是场景必须。智能大屏的未来在于多人的集体场景,可以是家庭,也可以是更多人的户外。大屏融入场景,成为场景之必须,有场景则必有大屏;二是人机交互必须。智能大屏摒弃原始按键式的遥控器,发展为声音、肢体,甚至眼神的自然交互,交互的模态越多,越需要屏幕作为沟通界面来承载;三是生活融通必须。未来大屏的价值就在于弥补我们自身体验的短板,实现我们难以企及的全方位生活体验。在这一方向上,已经有TCL基于用户视角可以自由组合定义的“灵控桌面”,也有华为智慧屏“灵犀指控技术”让大屏也可以高精度操控,更有小米“人车家”的生态构建,好比“行走的家”,试图营造出一种基于高度融合的超级体验。

  三为“治国”。受科技驱动,智能大屏在云端协同、原子化架构方面的基础设施更为成熟。信息产业也进入到一个高度智能化的新时代,原先最为直观展示的屏幕搭载了智能操作系统之后,大屏终端展现的是人类大脑智慧级的感知力、理解力、决策力,以此形成对场景生态内的控制与调度,且这个操作系统还可实现自我学习、不断迭代。不论是长虹从“长虹小白”语言助手升级到人工智能大模型“长虹超脑”的创新探索,还是三星Tizen系统基于账户体系识别用户意图提供个性化服务的功能迭代,我们可以看到的是,智能大屏已经从简单的显示器到智能化的信息中台,还将更符合人类的思维和行为方式,接近人类的智能,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紧密融合,扮演着我们的助手、管家或是伙伴等角色。

  至此,关于智能大屏未来方向的一个“九宫格”图谱已经形成:基础层的画质、色彩、音频,中间层的场景、交互、体验,高阶层的互动、管控、智能体。如此来看,面对这样一个屏幕边界已经突破、场景融合无缝渗透、高度智能化人性化的大屏终端,我们已经很难用“屏”的维度来分辨和判断,比如大尺寸、高画质,而是要以一个更为全局视角来重新认知。当未来的大屏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与世界互动,使我们与世界之间的联系更为紧密和深入,我们是否可以就此想象这样的大屏能够在塑造世界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呢?

  早在2003年,媒介杂志创刊2年之际,编辑部就对“新媒体”有一个顿悟与阐述,即“三个无限”,无限的内容、无限的传输、无限的需求,以此来回应美国《连线》杂志提出“新媒体就是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的观点。然而就是这“三个无限”,至今看来仍然是石破天惊的,之后随着数字化进程加速,网络高度成熟,在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推动下,我们重新思考提出了更新后的“三个无限”:数据无限、增速无限、链接无限;时下的2024年,生成式AI等激发了一轮又一轮惊人的人工智能产业热潮,追踪信息产业历史脉络与前进方向,我们再次提出全新的“三个无限”——无限的空间、无限的时间、无限的呈现。所有的信息将打破物理空间与数字世界之间的界限,在多元宇宙中相互融合和交互,并最终呈现。而“屏”就是信息呈现的工具,与万物相互联,还能够理解人类自由交互。

  言论至此,忽然顿悟,“屏 ”天下之际,不正是平天下之时?我猜。

 

责任编辑:李楠

分享到: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流媒体网”的文章,版权均属流媒体网所有,转载需注明出处。非本站出处的文章为转载,观点供业内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文中图片均来源于网络收集整理,仅供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