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媒体网】10月6日消息:由流媒体网主办的“P4P、 P2P、BT互联网视频产业研讨会”于9月25日下午在北京举行。本期研讨会的关键词有P2P、P4P、BT、网络电视、网络宽频、视频分享、终端、业务、标准、产品化等,运营商、P2P厂商以及业内专家等40余人参加了本次沙龙。
国内P2P产业的推动者,P2P标准化工作组组长,中科院声学所研究院侯自强教授以及P2P标准化工作组的周旭博士的演讲再度将热烈气氛推向高潮,以下是录音整理:
侯自强
我就讲两个概念,具体的由周旭来讲。
国内在制定P2P标准,我们致力解决两方面问题,一方面是刚才讲的流量问题,控制骨干网流量,现在中国实际状态是小的运营商交不起对接的钱,一个G一年是1000多万,所以他们有积极性。而对中国电信而言,他是收钱的,所以他并不会对P4P很积极。也就是利益关系的错综复杂会导致这项技术面临的环境复杂。
第二个是内容监管问题,中国每天下载量目前是1亿次,其中有一多半是盗版。当然这并不是P2P的本意,但是你希望知道它是不是盗版。
侯自强教授(周晓静摄)
事情分事前、事中和事后,上边监管内容下边控制流量,希望能够有个标准来解决这些问题。我理解,谢博士他必须说服运营商,P4P好听,但容易让人产生误解——是不是光考虑运营商。一个标准如果无法得到产业链各方面支持,你这个事情还是无法做成。推进方式不能靠上边硬灌,还是要自下而上。
所以有几个思想:第一个,你要做这个,各家的P2P协议你不能更改,你要动人家肯定不能干。但另外一个你要有灵活性、私密性、开放性,这跟谢博士讲的意思大致差不多,我就不详细说了。
基本思想一个是重定向,一个是Cache,就是把这两个结合起来解决这个问题。
我们国内做这个事跟美国不太一样,现在P2P Cache的部署在全国已经有几十个点,覆盖几百万用户,已经在商业运营。因为对小运营商,这件事非常现实,你给他装上他就少交钱,所以这是事情已经有相当客户基础。另外对盗版内容的监控也已经提上日程。
今年4月份开始搞了P2P标准工作组,主要运营商、主要P2P厂商还有一些研究机构都在里边了,下边具体的事情由周旭来讲。
周旭
大家的思路其实是殊途同归的。
我们这个标准工作组是今年4月成立的,下一阶段我们将进行一些实质性工作。下面我代表P2P标准工作组把我们的一些想法以及我们前期所做的工作做个介绍。
智能节点弹性重叠网
首先来讲一下智能节点弹性重叠网,这也是侯自强老师提出的一个核心思想。现状是这样,P2P是个很好的技术,在相对没有服务保障的互联网上能达到比较好的服务质量,所以大量应用开始采用P2P方式构建。但因为这是一个比较草根化的技术,大家怎么好用怎么来,自己做自己的网,却互不兼容。造成整个互联网比较混乱。
如何在满足用户体验保证服务质量的同时对底层网络进行优化,尽量不对运营商产生太大影响,是产业发展发展亟需考虑的一个问题。另外从上层应用来说,现在已经有很多P2P的应用,未来肯定更多,我们希望找一些共性的东西来开发一些接口,那么以后开发应用就相对容易一些。对现有P2P应用进行优化,对未来P2P应用提供一个共性的支撑平台,这是我们总体的一个想法。
[NextPage] 基于智能节点弹性重叠网这个大方向,我们也在做一些具体研究工作。具体到今天讨论的话题,核心就在于对P2P的优化和管理,刚才侯老师也提到是两个方面:流量和内容。运营商和P2P最核心的矛盾还在于流量,针对这种情况,我们提出一个支持自治域发现与优化的P2P管理协议—DDP。
支持自治域发现与优化的P2P管理协议—DDP
我们在设计这套协议的时候,本着几个原则:轻量化、体验保证、私密性、开放性、全面性、低成本。
首先轻量化是不要对现有P2P协议有所改变,他们该怎么跑还怎么跑,我们只是提供一个相对独立的优化手段给他们。体验保证是从用户角度来说的,用户体验应该得到提高,或者至少不能受到损害。从优化手段来说,包括疏导、缓存等来提高用户体验。就私密性而言,希望我们的协议可以实现P2P厂商不需要开放其协议细节,运营商不需要开放其拓扑信息。现在P2P协议有很多种类,所以我们希望我们的系统具有开放性,对大家都能起到优化,另外要即插即用,不可配置太复杂。另外我们希望站在整个互联网角度解决这个问题,而不管运营商还是厂商,其成本也是可控的。
我们整体想法是希望把面向互联网全局的P2P问题先在某个局部对它进行优化和管理,再通过某种方式让他们去解决全局化的问题。现在P2P应用是一种相对随机的过程,哪个节点比较好就用哪个,却并不见得是最近的,而且运营商对网络有自己的规划,我们如果能够引导大家尽量先在域内互联,这样P2P的交互行为对整个网络的影响就可以降到最低。
基于此,我们在运营商的城域网内部署两类实体设备,一类是PPR,P2P Redirector,它是P2P流量重定向实体,PPR会以一定方式收集运营商的拓扑信息,包括他对自己网络的规划等内容,同时PPR也会接受底层peer向它发出的请求,这样就能有针对性的引导用户。另一类是PPC,P2P Cache,可以把它想象成域内的超级种子或者是域内一个服务器,它会对一些冷门内容进行加速或者补足网内不足的带宽。PPR实现充分互联,PPC再提供域内超级种子,出口处带宽就可以大大节省。
对运营商来讲,让他一下子部署也是不太可能的,所以DDP需要一个渐进式的部署,它是一个分布式系统,每个省网甚至市网都可以自己布置自己的系统。
我们针对在中国所占比重最大的BT和Emule两种开放协议做了测试:DDP优化之后,BT用户下载速度由139KB/s提升至706KB/s,提升约5倍,Emule用户下载速度由53KB/s提升至683.63KB/s,提升约12.8倍。
[NextPage] 讨论:
嘉宾1:所有应用中,走标准BT协议的少,多走TCP、STP协议,那么你的优化效果可能就没那么显著。
嘉宾2:用户的下载欲求是无止境的,BT的带宽消耗是刚性的,他也许下了并不看,但他的下载却24小时不停。
嘉宾3:流量降低这么多,多少是PPC的作用,多少是PPR的作用?
周:降低流量两方都起重要作用,对用户体验而言,PPC起更重要的作用。如果拿掉PPR,用户发现PPC的几率将大大减少,因为没有本域引导很难发现本域PPC,所以说PPR是相对核心的设备。但PPC拿掉的话,优化效果肯定也没这么好了。
通过缓存命中率分析,用户下载有个趋同效益,可能80~90%的用户下的都是同样的东西,一个东西刚出来比较热的时候,大家都会疯狂去下。如果没有合理引导,大家都去出口拿,对出口压力很大,反过来,合理引导的话,实际上这个东西在本域已经很多,加上缓存,大家根本不必到出口去拿,本域已经完全够用。
讨论:
嘉宾:Cache作用很大?
周:如果没有Cache,用户对热门内容体验可能差别不太大,但对冷门内容体验可能会有伤害。
嘉宾:完美的方案是能告诉每个用户最适合他的域,但现在这样一个域一个域管理,还是存在很大问题。
周:这个也是我们现在正在做的问题,peer搜索在DDP引导下并不完全限制在本域,本域不够的话,本域PPR会让它连到更大的域去搜索,但这是一个逐级放大的过程,不会一下子扩大到整个互联网。
嘉宾:PPR怎么会知道本域不够?
周:这个是客户端的一个互动。
周旭博士(周晓静摄)
标准化进展
刚才我们已经介绍过,P2P标准工作组成立于今年4月,工作组成员包括主要的电信运营商、广电运营商以及一些主要P2P厂商、研究机构甚至央视国际、教育台这样的媒体。
就DDP进展而言,协议前期已经广泛征求了运营商、P2P厂商等多家单位的意见,而其实我们刚刚谈到的那个测试不是完全标准的DDP,标准DDP我们正在实现,希望奥运之后能够逐步展开测试,包括在CNGI网络中计划开展实验。
对比DDP与P4P,实际上我们发现大家很多想法是殊途同归的。
讨论
嘉宾:怎么定义域?
周:按运营商需求,运营商可以自己规定,会有一套规范让运营商可以准确描述。这个域跟一般理解的IS不是一一对应的。
嘉宾:跟网通的“视网计划”有何区别?
周:网通的“视网计划”是业务层面的东西,它会用P2P技术包括CDN技术做全网视频的分发,实际上是P2P应用,我们的是P2P应用旁边的一种优化手段,他们可以成为我们优化的对象,所以二者是相互独立的。
嘉宾:与CCSA的P2P标准异同?
周:CCSA主要站在电信运营商如何运用P2P技术的角度,包括在IPTV里用到P2P技术,包括对P2P的基于IP的识别管理等,当然它也涉及P2P流量管理等方面。我们不光关注流量,也关注内容,所以跟他们还是有些区别。
当然我们跟CCSA有很多合作之处,我们会跟他们有个合作沟通机制,包括一些标准的制定都会在一定程度共享和沟通,因为我们并不希望做出来的是相互独立的两个东西。
嘉宾:你们主要站在哪个角度考虑问题,用户、运营商还是厂商?
周:多方角度,既会考虑用户体验,也会考虑P2P架构的简易度、效率,当然也会站在运营商角度考虑他网络的优化和管理,流量疏导等等,我们希望能做到多方互赢。
关于商业模式不是目前考虑的重点,我们目前还是希望站在一个相对中立的位置把这个东西先推起来。
嘉宾:您能否比较一下PPC、PPR结合这种方案与oracle的异同?
周:oracle方案没涉及缓存,它的想法是在网络中部署oracle服务器,这个服务器会知道运营商网络的拓扑情况,跟peer之间有个交互,返回给用户一个他认为最优的顺序。
拿掉PPC的话,某种程度上我们跟oracle有相似之处,但我们会涉及到PPR相互联动也好、peer跨域的引导也好,都会做一些考虑,而由哪个oracle获得全局信息、oracle跟oracle之间怎么交互、怎么建立拓扑还不太清楚。(周晓静整理)
注:文章根据现场录音编辑整理。
更多沙龙内容请关注我们的相关专题:http://meeting.lmtw.com/080925.htm
责任编辑:lmtwadmin
24小时热文
流 • 视界
专栏文章更多
- [常话短说] 【解局】某上市广电网又成立新公司,干啥?! 2025-03-14
- [常话短说] 【解局】广电有新举措!走出内容差异化之路! 2025-03-12
- [常话短说] 【划重点】政府工作报告,这些与广电有关! 2025-03-06
- [常话短说] 【解局】两会第一天,广电这个备受关注 2025-03-05
- [常话短说] 【解局】向广电“形式主义”开刀! 2025-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