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4P与传统CDN、P2P的对比
佚名| 流媒体网综合| 2008-07-30

    【流媒体网】7月30日消息:德国一个名为iPoque的研究机构在2007年研究了一百多万网民将近3TB的匿名数据流量,调查地区包括澳大利亚、东欧、德国、中东和南欧地区。调查发现,目前网络带宽“消费大户”是P2P文件共享,在中东占据了49%,东欧地区占据了84%。从全球来看,晚上时段的网络带宽有95%被P2P占据。据国内权威部门统计,当前P2P流量已经占整个互联网流量的约70%,并且正在以每年350%的速度增长。P2P流量消耗了巨大的网络带宽,尤其是国际带宽,使网络基础设施不堪重负,运营商苦不堪言。

  问题的症结不在于P2P,而在于交换的机制。P2P过于强调“对等”,每个节点之间的交换完全是无序的。一个北京的用户,既可能和广州的用户进行文件片段的交换,也可能和远在美国的某用户进行交换。显然,无序的交换导致了无谓的跨地区甚至是跨国的“流量旅行”,这耗费了宝贵的国内和国际带宽资源,代价巨大。

  如果正好用户都在同一个地区,那么,本地化的交换的成本就会大大降低。这也正是P4P的简单原理——让P2P也玩“同城”。 P4P全称是“Proactive network Provider Participation for P2P(电信运营商主动参与P2P网络)”。与P2P随机挑选Peer(对等机)不同,P4P协议可以协调网络拓扑数据,能够有效选择节点,从而提高网络路由效率。仍以上述例子来说,北京的用户就可以优先和北京同城的用户来实现文件片段的交换,再扩展至较远的地区,有十分的必要时,才会出国进行文件片段交换。当然,P4P的运行机制,要远远超过“同城交换”的概念,它还会根据用户的上行、下载带宽进行综合判断,以进行最有效选择,最大化整体交换的效率。

    p4p与传统CDN、P2P的对比,一方面我们看到边缘网络、城际路由,互联网传输的负荷不同,另外一方面,可以看到下载速度上面,p4p有了质的提升。

  

责任编辑:lmtwadmin

分享到: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流媒体网”的文章,版权均属流媒体网所有,转载需注明出处。非本站出处的文章为转载,观点供业内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文中图片均来源于网络收集整理,仅供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