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我们焕新点亮世界会客厅,再次为中外游客和广大市民开启新的‘诗和远方’。”9月16日,2023年第34届上海旅游节开幕活动在“一江一河”的交汇点虹口北外滩盛大举行,并在东方卫视以及全媒体平台同步直播。
此次开幕式活动分为“会客世界”“绚丽多姿”“物阜民丰”和“流光溢彩”4个篇章,其间既有形态各异、主题鲜明的巡游花车,也有从黄浦江上驶过的一艘艘“彩船”,还有千架无人机组成方阵在空中变换造型,形成了一个海陆空联动的全新上海地标场景。“花车、花船、无人机、表演方阵齐登场,上海旅游节开幕式真的是YYDS。”网友如是感慨道。
正如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方世忠推介第34届上海旅游节所说:“在这里,你可以看见不一样的风景,体验不一样的生活,遇到不会一样的朋友,发现不一样的自己。”
走过34载的上海旅游节,早已成为上海金秋时节的城市庆典,而每年随之上演的开幕式,亦在持续创新拓展内容的深度、形态的广度,一定程度上成为了本土文旅发展的引流担当。
▍于一江一河交汇处,开幕式焕新升级
今年的上海旅游节开幕式采用双线叙事,不仅有《梦想之城》《我们的上海》《共同的节日》等特色的文艺表演,还将彩船巡游、花车巡展等经典环节融为一体,在凸显本土文旅新亮点的同时,带给观众耳目一新的视听体验,其间亦可发现不少焕新升级之处。
第一,选址“焕新”。一直以来,上海是世界观察中国的重要窗口,“一江一河”是上海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代表性空间和标志性载体。因此,今年上海旅游节开幕式在“一江一河”的交汇点虹口北外滩举行,以期更立体、更生动、更艺术地呈现世界会客厅商通四海、人聚万邦,让大国大城形象更富魅力、更具引力,向世界充分展示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动图景和独特魅力。
第二,花车“焕新”。一直以来,花车巡游是上海旅游节的一大特色,如今在小别两年后重磅回归,临港新片区管委会、西藏日喀则市、安徽六安市、上海老凤祥等花车代表与观众见面。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今年的花车应用“灯彩艺术+数字科技”的全新体验,当人们用手机扫描花车,屏幕中的花车周围会显示数字化动态效果,内容包括文旅资讯、景点形象等,不仅满足了人们对文旅消费的需求,也进一步促进数字经济和文旅产业的深度融合。
第三,朋友圈“焕新”。今年的上海旅游节在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福建等5省12市设立旅游节分会场,通过扩大“朋友圈”,相互赋能文旅繁荣发展。为此,在今年的开幕式上,除却推荐上海本土的迪士尼度假区、欢乐谷、海昌海洋公园等本土景点,还联袂呈现各地分会场经典文旅元素,以“绿水青山 红色六安”的六安主题花车、福建省三明市客家文化艺术中心音乐剧《幸福的烟火》的表演片段便是典型的代表,让更多的观众了解不同地方文化背后的故事。
第四,环保“焕新”。时隔7年再一次来到上海旅游节开幕式现场的胡歌,不仅公布了漫游苏州河和崇明岛两条环保路线,还分享了此前和好友刘涛、陈龙参与录制环保纪录片《一路前行》的经历,并呼吁大家在出游的过程中,友好地对待环境,敬畏每一个生命,让大自然感受到来自人类的善意。这一番真情流露的演讲与推介,无疑是为今年的上海旅游节注入了新的时代内涵。
延续花车巡游等经典玩法,创新丰富开幕式的内容元素,东方卫视凭借最优内容、最全渠道,做到了最大化释放开幕式的品牌效应与传播价值,为上海旅游节如火如荼地展开吹响了前哨。
▍大小屏联动直播,放大开幕式外溢效应
在开幕式当天,东方卫视以大小屏联动的方式推出5小时的融媒体直播活动,不仅有包括微博、抖音、视频号、快手、百度等平台在内的新媒体矩阵全员出击,还在人民日报微博、人民日报客户端同步播出,以相互协同的方式最大化释放开幕式的传播效应。
纵观前两场直播,从不同的内容主题与形式切入,在为开幕式预热的同时,也极大拓展了系列直播活动的价值外延。
或是以打卡的方式推介热门的旅游景点。在《点亮世界会客厅——第34届上海旅游节开幕日大直播》中,主持人们化身“番茄推介人”,分头前往上海5个新城及长三角分会场代表城市,沉浸式体验好吃、好玩、好住的文旅新空间和人文新景观,做到了以“一城一新意、一城一美好”的视角探索不同区域的差异之美。
例如,身着汉服的司雯嘉化身千年奇女子走进了有千年历史的奉贤青溪老街,一面了解传统文化,品尝老八样、锦绣黄桃、船面等当地特色美食,一面感受田园风光,还走进秘境海岸,在边打卡边拍照间解锁了更多有趣的特色玩法。
或是深度挖掘开幕式在台前幕后的故事。透过《第34届上海旅游节开幕式探班》这场直播,不仅让观众抢先看到了今年的花车阵容,并穿插回顾了历年来的花车巡演,还有记者与参加开幕式的演职人员进行深入交流,他们或是以个人喜好向观众推荐上海的打卡点,或是在卖关子间分享台前幕后的故事,拉满了观众对于开幕式乃至整个上海旅游节的好奇与期待。
时至今年,东方卫视连续3年来致力于以全媒体直播的形式融合不同的主题内容,以大直播的融媒形态提升上海旅游节的宣传效能。就今年的5小时开幕式系列大直播来说,所起到的作用是多方面的。
一是拉满仪式感。伴随着上海旅游节正式开幕,现场的晚会氛围在载歌载舞间推向高潮,感染了屏幕前的万千观众。这样仪式感满满的开幕式,不仅有视觉上的感染力,更有情感上的冲击力,极大地刷新了大众对于上海旅游节的认知。
二是种草效应。无论是从主持人的视角解锁了奉贤、松江、临港、青浦、嘉定、上饶等不同地区的文旅特色以及玩法,还是开幕式中多次呈现的花车、彩船巡游,都十分生动形象地向大众展示了上海以及周边城市特有的旅游资源以及人文文化,让广大观众为之种草,成为点燃上海旅游节热度的关键引线。
三是传播价值。据统计,东方卫视所推出的开幕式系列直播活动在20多个全媒体平台全程直播,并发布短视频原创作品超1000条,此外,开幕式在全网总传播量突破2.7亿,共计揽获全网热搜15个,间接导流了当晚外滩滨水区域游客超过20万人次。
背靠这一系列成绩,东方卫视所推出的系列直播活动能够将线上网络流量转换为线下实打实的客流量,进而有效地转换为本土文旅发展的增量,这为“引入千万游客、激活亿万流量”这一目标的实现提供了可能。
▍与上海旅游节联动,东方卫视再造“广电+文旅”的新样本
“十四五”时期,上海明确了“世界著名旅游城市”的发展目标,着力将上海建设成为都市旅游首选城市、国际旅游开放枢纽、亚太旅游投资门户和国际数字旅游之都。
在这一背景下,近年来,东方卫视基于本土的文旅特色,发挥自身在内容与传播方面的优势,持续探索“广电+文旅”的新解法,着力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城市文明的塑造与传播样本”。
综艺节目方面,东方卫视聚焦城市文明,着力呈现都市特点。例如王牌综艺《极限挑战》系列节目在陆家嘴、东方明珠、世博园等特色地标以及奉贤、崇明、松江等周边地区进行录制,极大提高了上海本土旅游景点的曝光率;《爱乐之都·青春季》充分展现了上海的剧场资源优势,亚洲大厦·星空间、大世界、兰心大戏院、亚洲大厦·沉浸式音乐剧场等特色地标均在节目中出现,强化了上海作为音乐剧之都的城市标识,以期以音乐剧产业带动上海本土文旅的发展。
节庆晚会方面,东方卫视一直坚守海派特色,成为了融合本土文旅的特色载体。早在2021年,东方卫视中秋晚会以城市为创作舞台,打造了朱家角、浦东美术馆、武康大楼等12个赏月新地标,做到了以城市文化反哺内容创作、以优质内容联动城市文旅发展。
而今年的兔年春晚,从《无名》剧组的MV在上海老建筑取景到国风舞蹈实景秀《满庭花旦俏芳华》在松江古城广福林文化遗址上朵云轩书院实景拍摄,这无不让上海特色的文旅地标得到了有效地深度曝光。
再看今年的上海旅游节,东方卫视以开幕式系列直播为载体,一面以科普的视角介绍本土以及周边城市的文旅地标,一面着墨于地方的文化输出,以沉浸式走访的方式解锁了不同区域的特色玩法,成为地方媒体为本土文旅发展造势的新样本。
在积极助力推广上海旅游节的同时,东方卫视还将“广电+文旅”的联动链条延伸到了带货领域,将传播效益有效转换成为了经济效益。例如,东方卫视抖音号主打“国庆——寒假囤货季”,上架了上海迪士尼门票等一些独特优质景点门票,一站式满足大众日趋多元化的文旅需求。9月15日至9月16日,东方卫视中心同步推出的“上海旅游节开幕大直播国庆/寒假假期囤货季”直播,总计销售额近60万元,累计观看人数8万人。
一面秉承着长期主义的精神,东方卫视将综艺、晚会等内容创作与本土文旅发展深度融合,持续丰富上海这座城市的文旅内涵,并以其长尾效应持续赋能本土的文旅宣发;一面延续融媒大直播的打法,撬动全媒体矩阵的即时流量,在短时间聚集了全网的关注度,极大提升了上海旅游节在线上的内容曝光度与话题热度,并有效地向线下引流。
就这样,在长期深耕和短期爆发间,东方卫视坚持主流媒体与文旅深度融合,着力凸显上海文旅都市性、综合性、国际化等特征,助力上海真正成为中国入境旅游第一站,成为“广电+文旅”融媒实践上的又一行业样本。
责任编辑:房家辉
流 • 视界
专栏文章更多
- [常话短说] 【爆】电视开机广告何去何从?! 2023-09-20
- 2023上半年直点播平台竞争格局洞察! 2023-09-19
- 月报|2023年8月智能电视大数据报告:月活率95%,月活终端3.06亿台 2023-09-14
- [常话短说] 【解局】冲啊!广电5G校园卡! 2023-09-08
- [常话短说] 中国广电直击痛点,率先引领极简时代! 2023-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