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媒体网】消息:无论长视频市场还是短视频市场,市场格局都已经基本定型。短视频方面,《2019抖音数据报告》显示,2020年1月5日,抖音日活用户数超过4亿;《2019快手内容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初,快手日活超过3亿。抖音、快手两巨头割据,变得愈发难以逾越,也成为短视频领域最大的红利收割者。
另一组数据是,CNNIC今年4月发布的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3月,我国网络视频(含短视频)用户规模达8.50亿,其中短视频用户规模7.73亿,较2018年底增长1.25亿,占网民整体的85.6%。意味着短视频用户规模的饱和。
但即使如此,短视频依然是移动互联网下半场能带来增量用户时长的主要内容形态。此外,随着市场愈发成熟,短视频不再仅是满足人们的娱乐需求,其应用领域和承担的职能也在变得更加广泛。在此背景下,无论是曾经对短视频市场进行过多次冲锋的BAT,还是其他互联网玩家、传统媒体平台,都在伺机加码。抖音、快手之外的短视频战场,从来没有平静。
巨头加码
近两年,在线视频领域愈发呈现出一种溢出效应,长视频平台发力短视频,短视频平台发力直播,而直播又在衍生出各种业态。原因在于,为了保持业务增长,各大平台都在尽可能地拓展业务边界,寻找新的市场增量。一个体现就是,无论是背靠BAT的爱优腾,还是抖音、快手,或者是不断破圈的B站,某种程度上都在互相侵入各自领地,在线视频市场战况愈发胶着。
移动互联网下半场的竞争焦点之一,是用户使用时长的争夺,而短视频对其他娱乐产品使用时长的侵占尤为明显。BAT都是具备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能力的企业,各自又有广阔的流媒体版图,在短视频愈发成为一种基础内容形态,带来巨大流量并抢占更多用户注意力的时候,互联网巨头们没有任何理由不去加码。
不过,与此前不同的是,如今短视频市场格局暂定,即使如BAT,短时间内也难以对当下格局有所改变。因此,对于包括BAT在内的众多短视频玩家来说,虽然还在尽可能地切入短视频市场,但在此过程中早已不再与抖音、快手进行正面竞争,更多是采取差异化的策略。
在短视频领域,腾讯是抖音、快手之外最大的玩家,也是最早布局短视频产品的企业之一。速看视频、猫饼、yoo视频......虽然一次次在短视频战场折戟,但随着腾讯不断调整节奏并加大投入,其短视频产品的影响力也在提升。腾讯财报显示,2019年四季度,微视日活用户数环比增长80%,日均视频上传量环比增长70%。去年12月,腾讯还给微视在2020年定下了5000万DAU的目标。
不同于此前试图通过微视在短时间内赶超抖音,如今的腾讯将短视频视为一条长期赛道。而除微视外,腾讯还有背靠微信12亿月活的视频号这一尚未彻底激活的入口。无论是对微视的重点打造,还是对视频号的探索,凭借生态优势,腾讯的短视频业务依然具有很大的想象空间,也是抖音、快手之外短视频市场的最大变数。
2020年,百度也在调整布局,寻找新的短视频切入姿势。在5月的百度移动生态大会上,好看视频相关负责人介绍,好看视频全域日活达1.1亿,独立APP日活已突破3千万。从小范围来看,好看视频与全民小视频、番乐APP形成了百度视频生态产品矩阵,更大范围则是与百度贴吧、百度百科等百度系产品,以及爱奇艺号的互联互通。可以看出,短视频新阶段,竞争更加多元,而生态间的协同和互补也愈发重要。
与百度相对应,爱奇艺今年也开始在短视频领域加码。4月,承载爱奇艺短视频野心,对标YouTube的“爱奇艺随刻版”在全渠道上线,这一综合视频社区产品,一方面承接了爱奇艺的独家IP资源和优势内容品类,另一方面也让长短视频融合的趋势愈发明显。而长视频平台能在短视频领域带来多大影响,还需要进一步观察。
巨头加码,是短视频市场白热化的表现,也意味着短视频竞争的更加多元和深入。对腾讯和百度来说,虽然生态协同和长视频资源对其短视频业务的布局有很好的支撑作用,但由于缺少抖音、快手那样人人皆可创作的平台氛围,以及长时间积累形成的短视频内容生态,巨头们的短视频布局也只能是一个慢慢摸索的持久战。
各方入局
除了腾讯、百度等互联网巨头,于其他玩家而言,短视频同样是业务布局中愈发重要的一环。
5月,知乎发布视频创作者招募计划,面向全网招募科普人文、电竞游戏、科技数码等领域的视频创作者。知乎副总裁李大任表示,知乎已经拥有每日亿级的视频播放,几乎一半用户在知乎浏览视频内容,视频创作者在知乎内容创作群体中的比重也在不断加大。知识社区做短视频,既是商业化焦虑下的转型,也是对“短视频+知识”模式可行性的验证。
除了互联网公司,传统媒体平台也在主动把握短视频带来的种种机会。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自2018年4月挂牌至今,改革动作不断,而近两年总台最引人注目的布局之一,是2019年11月上线的国家级5G新媒体平台“央视频”。这一主打短视频的APP,是总台“台网并重、先网后台、移动优先”战略的先头兵,也是短视频市场的“国家队”。
随着媒体融合的推进和新闻视频化趋势的深入,除了总台,更多传统媒体都在借短视频之势进行转型,用新的内容表现方式和内容生产方式去重塑自身影响力。人民日报+、新京报的“我们视频”、北京广播电视台的“时间视频”,以及众多广电MCN的发力,都在让传统媒体的影响力和竞争力不断提高。
对于短视频市场的入局方式,国外企业也在提供新的思路。比如今年面世的明星产品,被人们称为“好莱坞版的抖音、短视频界的Netflix”的Quibi,用好莱坞的水准去制作短视频,同时创新短视频形式,主打章回式电影,十分钟以内的真人秀和纪录片,以及新闻节目、音乐MV等,而且还采用了付费订阅模式。虽然Quibi的商业模式还有待验证,但却足以说明短视频市场蕴涵的巨大可能性。
从各方的入局可以看出,虽然短视频市场已经热闹十分,但终局尚远。一方面,参与者们需要通过短视频来抢占更多用户场景和使用时长,并在这一过程中完成自身的转型升级;另一方面,短视频的形态也在不断演进,并对广告、电商等业务进行赋能,进而使自身的发展得到更多活力。
如张小龙在今年的微信公开课上所说,这是一个“人人皆可创作的年代”,但同时,“我们缺少一个人人可以创作的载体,因为不能要求每个人都能天天写文章。”无疑,短视频是当下支撑人们进行无门槛创作的最好载体,而这也是短视频所有变革的根本动力。
只不过,人人皆可创作的短视频平台的打造,目前只有抖音和快手两个巨头做得较为深入人心,腾讯虽有野心,但离成功尚远。而对其他正在入局或已经入局短视频的玩家来说,基于各自的资源和优势,通过差异化的思路,未尝不能在短视频下半场站稳脚跟,并为自身发展带来更多助力。显然,短视频下半场,还会更加热闹。
值得一提的是,即将于6月17-18日举办的“融智2020——视听激荡与变革”第十九届论道上,将聚焦“以‘短’见长,趋势赋能”,并特设短视频论坛,届时将邀请大小屏端的短视频玩家,探讨5G时代长短视频的演进路径,敬请期待。
暂不对微信公众号开放当日转载权限,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流媒体网微信公众号和今日流媒体!
责任编辑:李平
24小时热文
流 • 视界
专栏文章更多
- [常话短说] 【爆】中国广电5G用户发展数,及未来三年5000万! 2023-02-28
- [常话短说] 【解局】杨小伟对中国广电提15字,1+4!落地! 2023-01-18
- [常话短说] 【劲爆】电视费为何上热搜,让人恶心,被群众大骂? 2023-01-11
- [常话短说] 【重大】全国文化宣传系统第一会召开,谁分管揭晓! 2023-01-05
- [常话短说] 【解局】发挥台网优势,打造广电5G新速度! 2022-12-13